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布雷迪案:辩护交易何以合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雷迪案:辩护交易何以合法   “自愿”认罪:有时并不心甘情愿   所谓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是指被告人以放弃庭审权利为代价,与控方就指控和量刑达成协议,并经法官审查和认可后,在不经历完整的庭审的情况下,就能结案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这一实践在19世纪就已经在美国出现,进入20世纪后得到突?w猛进的发展。目前,在美国,适用辩诉交易方式处理的刑事案件比例在95%~96%之间,在英国这一比例也高达87%左右。虽然辩诉交易实践在美国已经有至少两个世纪的历史,但是直到1970年的布雷迪诉美国案(Brady v. U.S.),这一制度的合法性才被联邦最高法院以判例的形式确认。提起诉讼的人叫约?布雷迪。1967年,他以原审判决错误为由,向联邦最高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法院释放自己――此时,他已经在狱中度过了八年时间。案件要从1958年6月说起。时年25岁的无业青年布雷迪爱上了有夫之妇南希?博布里特,还让她怀上了自己的孩子。一贫如洗的布雷迪决定弄点钱来养家糊口。于是,他和南希的兄弟唐纳德?博布里特合谋,打算抢劫银行。为了实施抢劫,他们还需要一辆速度快、性能好的汽车。布雷迪提议,窃取其朋友布鲁克斯新买的一辆福特汽车。于是,6月27日,他们在布鲁克斯家附近的马路上横了一根圆木,守候在那里等他回来。当布鲁克斯停车下来移动圆木时,两人从隐蔽处跳了出来,用猎枪击打布鲁克斯的头部,随后将其拖到汽车后座上。布雷迪开车将昏迷的布鲁克斯带到事先预谋“动手”的一处空地。两人用衬衫勒死了布鲁克斯,并将尸体搬到树林深处抛弃。但是,自始至终无法弄清的细节是,到底是谁下手勒死布鲁克斯,两人对此都不承认,且分别指称对方“才是动手勒死布鲁克斯的人”。这一细节查不清楚,就无法对两人定罪量刑。   布雷迪对警方表示,想偷车、出主意、用枪管击打布鲁克斯,都出自自己之手。但是,他否认自己有谋杀的故意和行动。当两人将布鲁克斯搬到车后座上后,博布里特想用枪打死布鲁克斯时,他还出言阻止;博布里特坚持要勒死布鲁克斯时,他就没有再说话。然而,博布里特那一面的证词却不能支持这一说法。他先是称自己才是劝阻同伙的一方,而后又提出,布雷迪和他共同作出了灭口的决定。勒死布鲁克斯,是布雷迪的主意,自己不过是个执行者罢了。   1959年7月,对于布雷迪的审判开始了。他因触犯联邦绑架法而受到绑架指控。依照绑架法(a)条款,如果受害人在解救时已受到了伤害,在陪审团的建议下,可以对被告判处死刑(以下简称死刑条款)。由于在该案中,指控书认定,受绑架的受害人被解救时已死,因此如果经审判团审判,布雷迪可能将面临死刑。   但是,由于案件的细节错综复杂,布雷迪和博布里特互不认账,控方摸不清细节。如果交由陪审团判断,说不定也会因“证据链条不成立”或“无法排除合理怀疑”而导致罪名不成立。为此,控方和辩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布雷迪承认抢劫罪成立。在审判法官两次询问,他接受“有罪答辩”是否出于自愿之后,法官认可和接受了他的有罪供述。布雷迪被判处50年监禁,后来被减刑为30年。最后,服刑至18年时他得以假释出狱。   有趣的是,当服刑至第八年时,布雷迪和他的律师决定“放手一搏”,提出申诉。他认为,他的有罪答辩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做出的,理由有三点:第一,他当时受到“死刑条款”的恐吓,担心再进行审判,会被判处死刑,从而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力。第二,他当时的辩护律师向他施加了不应当的压力――这就是前面说到的,法律专业人士的冷漠合谋,只想着尽快结案收钱,而未为当事人进行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第三,他当时受到了减刑和宽大处理陈述的引诱。事实上,他被认定有罪之后,仍然被关押在死刑囚牢内“服刑五十年”,所谓的宽大处理显得并不那么有说服力。   布雷迪主张,审判法官并未完全遵守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1条有关审查有罪答辩自愿性的条款,要审查他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接受辩诉交易。然而,在举行听证后,新墨西哥地区法院驳回了他的申诉。法院先是认定,辩护律师并未向他施加“不被允许的迫使他做有罪答辩”的压力,所谓的“减刑和宽大处理的承诺”也并不成立。法院认定,布雷迪做出有罪答辩,是因为他意识到他的共同被告将做有罪答辩,而不是因为“死刑条款”或法官的任何行为。新墨西哥地区法院得出结论:“答辩是在自愿和明知的情况下做出的。”   辩诉交易合法性的基础   布雷迪不服,上诉至联邦第十巡回上诉法院。在上诉法院维持新墨西哥地区法院的裁决后,他进一步诉至联邦最高法院。此时他援引了1968年的一项判例,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这就是美国诉杰克逊案(States v. Jackson)。杰克逊同样被指控犯下绑架罪,但法院认定“死刑条款”违宪,因为该条款仅根据陪审团的建议就可以判处死刑,从而迫使被告必须以放弃陪审团审判为代价来规避死刑。联邦最高法院同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