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水和空气生活的要素.doc
※第2章 水和空氣──生活的要素
2-1 水的性質與三態變化
一、物質
1. 物質的定義:凡是具有質量、占有體積者。
2. 物質的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3. 改變物質狀態的因素:溫度和壓力。
4. 物質三態的特性
(1) 固態:物質有固定的體積、有固定的形狀。
(2) 液態:物質有固定的體積、沒有固定的形狀。
(3) 氣態:物質沒有固定的體積、沒有固定的形狀。
二、物質的變化
1. 物質在固體與液體間的變化
(1) 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固。
(2) 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
2. 物質在液體與氣體間的變化
(1) 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稱為氣化。
(2) 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凝結。
3. 物質在固體與氣體間的變化
(1) 物質直接由固態變為氣態,稱為昇華。
(2) 物質直接由氣態變為固態,稱為凝華。
4. 物質三態變化圖
三、水的三態
1. 水的三態為冰(固態)、水(液態)、水蒸氣(氣態)。
2. 水從表面開始結冰的原因
(1) 在4℃~100℃,水的溫度愈高,體積愈大,密度愈小。故氣溫在4℃以上時,水底的水溫是最冷的,因為愈冷的水密度愈大,就愈往下沉。
(2) 在4℃~0℃,水的溫度愈低,體積愈大,密度愈小。故氣溫在0℃~4℃時,愈冷的水愈接近表面,因此氣溫低於0℃時,水面會結冰,而冰層下方並不會結冰。
2-2 水溶液
一、溶液
1. 包含溶質和溶劑。
(1)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如糖、鹽、二氧化碳等。
(2) 溶劑:用來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如水、酒精、丙酮等。
2. 以水為溶劑而均勻混合的溶液,稱為水溶液;某些物質(油汙)不溶於水,卻可溶於其他溶劑中,稱為非水溶液,如酒精、丙酮、去漬油等。
二、飽和溶液與未飽和溶液
1. 定溫下,一定量的溶劑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質時,此時的溶液稱為飽和溶液。
2. 定溫下,一定量的溶劑所能溶解的溶質,尚未達到最大量,則此時的溶液稱為未飽和溶液。
三、溶液濃度大小之表示法
1. 重量百分濃度的定義:每100公克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公克數,以%表示;即溶質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
2. 公式:
重量百分濃度(%)=×100%=×100%
四、溶解度
1. 定溫下,在飽和溶液中,100公克的水所能溶解溶質的最大質量是固定的,此量稱為該溶液的溶解度。當水無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質時,此時的溶液為飽和溶液。
2. 影響溶解度的因素:溫度和壓力。
(1) 溶質為固體時,溫度愈高,溶解度愈大,壓力的影響較不明顯。
(2) 溶質為氣體時,溫度愈高,溶解度愈小;壓力愈大,溶解度愈大。
2-3 空氣的成分與性質
一、空氣的組成
1. 地球的空氣組成中,氮氣占總體積最多,氧氣居次,氬氣為第三,二氧化碳為第四,如下表。
成 分 氮 氧 氬 二氧化碳 其他 體積百分比 78.08% 20.94% 0.94% 0.03% 0.01% 2. 空氣的組成中,尚含有水蒸氣、臭氧等氣體,其所占的比例因地點、氣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氮氣
1. 是空氣組成中含量最多的氣體,約占空氣總體積的78%。
2. 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可燃。
3. 在室溫下,幾乎不與其他物質產生任何反應。常用來充填於食品包裝,以隔絕食物與活潑的氧氣接觸,降低食品腐敗的機會。
4. 在特殊情況下(如極高溫的閃電)會使氮氣與氧氣反應,形成氮氧化合物,隨雨水進入土中,成為植物生長所需的氮肥。
5. 工業上製造氨和硝酸,皆以氮為原料;氮的沸點低,故可用低溫的液態氮來當冷凍劑。
三、氧氣
1. 是空氣組成中含量第二多的,約占空氣總體積的21%。
2. 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難溶於水。
3. 性質活潑,易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產生變化。
4. 氧有助燃性,也是多數物質燃燒所必須的重要成分。
5. 氧氣是生物行呼吸作用的必要物質。
四、高貴氣體:包括氦、氖、氬、氪、氙、氡,又稱惰性氣體、稀有氣體或鈍氣。
1. 氦:密度僅大於氫,可代替可燃性的氫氣填充氣球。
2. 氖:充入氖的燈管通電時可發出紅光,常用來製成信號燈或霓虹燈。
3. 氬:空氣中含量第三多的,在焊接金屬時,可利用氬氣來阻絕氧氣,防止氧化。
2-4 氧氣和二氧化碳
一、氧的製備
1. 實驗裝置
(1) 二氧化錳是黑色的固體,製氧時,加入二氧化錳的目的是做為催化劑,增加反應速率,欲增加氧氣的產量,需增加較多的雙氧水。
(2) 所產生的氧氣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是因為氧氣難溶於水,此反應放熱。
(3) 反應式:雙氧水 氧+水。
(4) 氧的密度比空氣大,故廣口瓶收集完氣體後,應加蓋並正立放置於桌面上。
(5) 加入雙氧水時,一定要緩緩滴入,避免氧氣產生太快而使得雙氧水自漏斗端噴出;若雙氧水快噴出時應立刻將橡皮導管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单80条PPT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pptx VIP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管理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pdf
- 《管理英语3》边学边练Unit 1-8(答案全).docx VIP
- 国内外流浪动物管理措施及政策的建议论文.pdf VIP
- 年公安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总结.ppt VIP
- 2025年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个主题及题型突破复习.pptx
- 抽水蓄能电站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检查清单 .pdf VIP
- 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版李力利习题答案.pdf
- 《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