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贴之外 ,滴滴打车背后的技术体系会吓你一跳 !
提起滴滴快的 ,人们的印象似乎还 在2014年初的那场旷日持久的补贴大战上 ,殊不知 ,当人们还
在关心合并之后补贴会不会减少时 ,滴滴快的已经完成了破蛹成蝶的蜕变 ,从一家营销驱动公司变
成了技术驱动公司。一个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数据“超级大脑“即将浮出水面。
移动出行的超级大脑
“分秒”之间的多轮筛选 ,数据完成的用户画像系统 ,人们点滴的打车轨迹正在汇聚成就一个全新的商
业生态。
周五晚上6点40分 ,李菲 (化名 )在离家不到3公里的地方 ,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 ,在不到1
分钟的时间、系统通知了附近43辆出租车之后显示被抢单 ,与此同时 ,李菲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
通知 ,打车软件为此向司机支付了11元补贴。
这次打车给李菲带来的愉悦感可想而知 :之前望眼欲穿的苦等 ,现在则分秒可得。不过李菲或许不
知道的是 ,从她按下叫车键到系统启动用车通知“分秒”之间 ,后台已经完成了多轮筛选 :根据用户
画像和用车需求 ,匹配位置合适的出租车 ,再结合实时的地理位置和运能状况确立给后者的补贴金
额——这些计算都是在毫秒内实现。甚至在更早之前 ,软件已经根据她的历史打车的行为特点 ,将
其划归到了“屌丝”的标签之下 ,由此她才频繁收到金额不小的代金券。
2012年开始成立的滴滴快的迅速地网罗了360个城市中近两亿“打车族“ :每天 ,600多万订单生成 ,
每个小时 ,数十万订单数据汇入滴滴快的后台。而李菲们所不知道的是 ,他们的点滴打车轨迹正在
汇聚成就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 ,而这也正是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的未来疆场。
用户画像 :屌丝和土豪的不同行为轨迹
滴滴快的“土豪式”补贴背后 ,其实也有着它自己的精打细算。随着两家公司的合并 ,行业已经从粗暴
的跑马圈地走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 ,要花更少的钱获取更多的用户。
精准营销的前提是对用户的清晰认知。以简单的代金券发放为例 ,滴滴快的的历史数据呈现出两大
类四种不同的消费习惯。代金券敏感型 :发代金券才用、发代金券用的更多 ;代金券不敏感型 :
发不发都用 ,发代金券也不用。在滴滴快的的用户画像系统中 ,上述四种群体会被分别冠以屌丝、
普通、中产、土豪的标签。针对四类客群的运营策略也会全然不同 ,最直接的就是代金券的刺激频
率以及刺激金额 ,而对“代金券”免疫的土豪群体 ,则更多地需要在服务上做文章。
而在实际场景中 ,影响乘客对应用软件的使用黏度的因素要远比代金券复杂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 ,
滴滴快的对用户的“贴身跟踪”就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 ,因此从用户打开软件到退出使用 ,其间的每
一步情况都被快的记录在案 :哪一天退出的 ,哪一步退出的 ,退出之后“跳转”到什么软件等等。
据此 ,滴滴快的也实现了用户另外一个纬度的归类 ,分清哪部分是忠实用户 ,哪部分可能是潜在的
忠实用户 ,哪些则是已经流失的 ;更进一步来看流失的原因 :因为代金券没有了流失 ?软件体验不
好流失 ?还是等车时间太长而流失 ?—这些都是下一步精准营销的依据。
而对于滴滴快的而言 ,用户分析不仅仅是针对乘客 ,也包括司机、出租车公司的所有相关方。尽管
基础信息大同小异 ,都包括人的基本信息、信用、行为信息等 ;也有一些通用的刺激手法 ,比如
积分、礼物等。不过 ,不同的用户画像就对应了不同的刺激程度 ,而结合不同的场景 ,还是许多特
殊的营销安排。
杭州市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基于司机的地理位置信息 ,滴滴快的发现每天中午或者是每天晚
上10点以后 ,司机都会聚集在一些固定的地点 ,可能休息或者就餐。所以滴滴快的就会在这些场所
提供一些工作餐或者是优惠食品 ,通过线下的活动来提升司机和滴滴快的的合作关系。
产品生成的逻辑 :更 确地匹配供需
维护好用户只是一个基础 ,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通供需 ,生成更加优化的服务和产品。这也正是数据
之于打车软件此类的O2O行业的重要性所在。数据能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就是做供需双方的智能
匹配。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公交、出租车、地铁都是对出行人群不同需求的对号入座 ,不过这样被称之为“
粗暴式”的分类法应用起来效率低下 ,以一个司空见惯的打车场景为例 ,在路边拦车 ,可能许久都没
有空车经过 ,或者是好不容易等到的车 ,司机问了地址之后还可能拒载—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
。
而在海量的数据基础之下 ,出行的需求被不断细分 ,而且是实时匹配。例如一个乘客下单之后 ,需
求方的用户图像和需求同时被识别 ,结合供方的车辆条件和位置地图进行第一轮筛选 ,不过这个
看似“正常”的订单却不一定符合实际 ,因为有一些订单发出来是司机不愿意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