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於台湾湾岸之影像化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ATLAB於台湾湾岸之影像化评价

MATLAB 於台灣灣岸之影像化評估 指導教授:李宗霖 博士 研 究 生:陳柏仁 內容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實例操作 四、結論與討論 一、前言-研究動機 經濟發展、企業擴充迅速 環保意識提昇、工業區 內陸 → 海邊 海埔新生地開發 生活品質提昇、藍色公路觀光政策 活動越多 → 海岸的衝擊越大 保障人民生活財產、減少國土流失 一、前言-研究目的 取得岬灣控制之最佳化參數 增加模式使用之便利性 即時提供岬灣控制之結果 二、文獻回顧-海岸線變化之因素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二、文獻回顧-台灣海岸概況(1/7) 郭金棟(1980 ): 台灣沿海地形相當豐富,分別有:斷崖海岸、海蝕台、海埔地、外海沙洲、潟湖、珊瑚礁岸、海岸沙丘等。 高雄縣及雲林縣普遍發生侵蝕,其它縣市飄沙量逐漸減少,台中、雲林及台南之海埔地面積逐漸減少。 台東、花蓮及宜蘭等東部三縣之海岸線於 1904 - 1987年間共後退 39.3m、45.5m及 17.4m 。 二、文獻回顧-台灣海岸概況(2/7) 水利署(2002): 淡水河口至三紹嶺間:沖淤不明顯(長期為侵蝕) 東部海岸:逐漸侵蝕 淡水河口至大甲溪口:逐漸侵蝕 大甲溪口以南至二仁溪口:內灘淤積、外灘逐漸侵蝕 二仁溪口以南至台灣尾端:侵蝕劇烈 離島地區:部分地區侵蝕 台北海岸由於波浪堆積而產生堆積於海灣的灣頭沙灘,如深澳、瑞濱、翡翠灣及福隆,及堆積於海岸較小凹入處之口袋沙灘,如白沙灣及基隆之大沙灣 。 二、文獻回顧-台灣海岸概況(3/7) 邱文彥 (2003): 台北海岸 20 年內後退了 500 公尺。 歐善惠(2001): 淡水河左岸由沙岸轉變成沙礫岸,台北縣下罟坑海岸及崩山腳海岸只剩礫石。 桃園海岸飄沙卓越方向由東北轉西南,永安港南側局部侵蝕、白玉附近海灘呈現侵蝕露出部分礫石,桃園海岸尚稱穩定。 苗栗海岸在崎頂、海尾、通宵及苑裡一帶有侵蝕現象 。 二、文獻回顧-台灣海岸概況(4/7) 蔡清標(1990): 苗栗、台中海岸均屬於沙質海底海積地形 。 林銘崇等(1984): 彰化海岸潮溝及海底地形淺沙洲活動劇烈。 水利署: 雲林海岸於 1904 - 1987年共後退100公尺 。 林俊全(2000)、蕭新煌等(2003): 嘉義好美里一帶於 1976 - 1989年 間,每年平均被侵蝕了約10公尺的沙洲 。 二、文獻回顧-台灣海岸概況(5/7) 黃建維等(2002) 興達港至壽山海岸越往南侵蝕越嚴重,最嚴重時期為 1958 - 1977 年間。 水利署: 1928 – 1983 年間高雄海岸線後退超過 100公尺。 高雄海岸後退原因: 沿岸漂沙沙源減少、特殊地形變遷、人工結構物影響、人為不當使用破壞海岸平衡、西南海域湧浪直衝。 歐善惠等(2001)、鍾鴻文(2003) : 宜蘭海岸沙丘後退及海灘縮減係因長期開採沙石導致砂源減少、人工結構物造成地形變遷、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 二、文獻回顧-台灣海岸概況(6/7) 許鵬(1995): 宜蘭海岸尚呈穩定,蘭陽溪口之北側及烏石港南堤南側之海岸,後灘有近50公尺之侵蝕,其深度約為 2 公尺。 鍾鴻文(2003) : 頭城金面溪以北海岸因無沙源供給有侵蝕現象,港口附近海岸亦可能因北方澳岬使東南向波浪產生之繞射而有局部侵蝕,其它海岸於 1985 年以前均呈堆積現象。 林俊全(2000)、蕭新煌等(2003): 宜蘭部分海灘已後退了數十公尺 。 二、文獻回顧-岬灣曲線模式(1/4) 雙曲線正切函數,不易使用(Jeng 等,2004) 對數螺旋模式 Yasso 提出(1965) 螺線原點與上游繞射點不吻合 螺線只與上游彎曲部分符合,不適用下游平直處 需使用大小不等的透明片,在已知的比例圖上比對 二、文獻回顧-岬灣曲線模式(2/4) 對數螺旋模式(許榮中,1989 ,引自 Yasso,1965) 二、文獻回顧-岬灣曲線模式(3/4) 拋物線平衡曲線模式 Hsu 等提出(1987) 不同入射角(β)之海灣 → 量角器劃分 5 度區間 → 灣岸上各點半徑長(R)與控制線長度(R0)併為 → 迴歸法計算公式 二、文獻回顧-岬灣曲線模式(4/4) 拋物線模式(許等,1989;Hsu 等,1989;Hsu 等,1989;Hsu 等,1989 ;Silvester 等,1990;Silvester 等,1991 ; Jeng 等,2004) 三、實例操作 以往預測所需工具眾多且繁雜 BeachMod 軟體(以 MATLAB 撰寫) 對數螺旋模式 拋物線模式 兩者相互比對 圖形使用介面(GUI) 彈性的地圖輸入(自訂、內建) 即時提供岬灣繪製結果及最佳化參數 三、實例操作-白沙灣(1/26) 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