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年厦大国贸考研经验教训总结之初试篇.doc

2010年厦大国贸考研经验教训总结之初试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厦大国贸考研经验教训总结之初试篇

2010年厦大国贸考研经验教训总结之初试篇作为浩荡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学习之余来考研论坛泡一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不敢说真正的从这里获得了什么,但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可以来这里膜拜膜拜牛人的神迹,看看研友们幽默的调侃,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信心。马上要离开这里了,也将我这些日子以来的一些经验写出来,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和启发。 A数学(09:89? ?10:120) 资料:教材+陈文登复习全书+李永乐真题+经典四百题+一些练习的模拟试题   教材的重要性我不必赘述了,大家一定要从心里面重视教材,具体要做到概念清晰,重要定理会证明,课后习题精做几遍。   第一年我把大部分时间耗在陈文登的那本书上了,我只看例题,章节后面的练习题我没做过。第二年我只在开始的时候配合着教材看了一遍,有助于复习的速度。经过这两年的体会,我觉得这本书太难了,不适合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而且一些章节已经OUT了,建议那些平时对数学没什么兴趣而且基础也不好的同学选择李永乐的那本。   李永乐的真题我特地要赞一下,编排方式真的很好,这个是我第二年用的。我大概做了五遍,以前我也不相信真题怎么可以做这么多遍。有人说做一遍答案什么的就记着了,再做有什么意思呀。你以后做的过程中可以不要局限于答案,要注意答题思路和题型归纳,你会发现真题真的会重复出现,举个例子,一道选择题来年出来可能变成了计算题了,数据不一样,但是方法是不会变的。   经典四百题第一年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坨屎,不仅知识点多,而且难度大。如果数学不好的人把它当做测试来用,你会发现三个小时之后,它把你搞得信心全无,也影响你当天对于其他科目的复习。第二年我就没事的时候从上面选择一些选择题或者一道计算题来练练手,这些题目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这样利用可以避开这本书的缺点,有助于你回忆一些知识点。虽然这本书在坊间的评价很高,但向我这般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们可以不予理睬,其实你也可以完全不管它,毕竟参考书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好。 B西经统考(09:69??10:108) 资料:宏微观+课后习题答案+真题   对于专业课来说,由于大部分的同学本科不是厦大甚至不是福建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是大部分人不可避免的。基于此,在备考过程中,对于两本教材的复习我想说应该是你腾飞的基础。两本书的内容都很多,相对来说,宏观更容易复习一点。因为宏观更加重视脉络,整本书的体系性很强。当你复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只抓大框你就可以把整本书提起来。相对来说,微观内容多一些,体系性不如宏观那么强,但在复习的时候还是应该各个击破。对于一些零散的章节,也一定要在最后补充进去。   关于复习的方法,首先第一遍应该将两本书仔仔细细的看一遍,熟悉框架,抓住重点。对于一些一时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刻意滞留,最重要的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第二遍有选择性的阅读,对于上次很容易过去的章节这一次要配合课后习题进一步熟悉,对于上次卡到的部分这次就要深究了。有最笔记的同学这次就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了。经过这两遍地复习,基本上大家对于两本书的大框已经有一个不错的了解了。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没什么特别的法宝,基本上就是重复的看书,重复的做题,一点点的增加熟练程度了。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我就不再赘述,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复习方法,不要局限于别人的经验和布道。   关于真题,我想说一下自己的感受,让后来的同学可以从我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少走弯路。因该说2005-2008年的真题,无论从出题的形式,题型的设计上来说,更加的科学合理,有一定的继承性。而这几年考察的重点也是具有强烈的偏中性:微观的重心在后半本,而宏观的重心在前半本。部分内容重复考察,比如说消费者剩余这个名词解释重复出现了大概三年。厦大研究生专业课的考试跟以往我们的考试最大的不同是,老师在出题时不是很关注考察知识点的均匀分布,通俗的说就是,要考察就把几十分的分值放在一章,重重的来这一下。如果在备考的过程中,对于这些重点章节你有遗漏,而恰恰天要亡你,你可不要想着丢个十分算了这样的念头,因为你够点背的话,就是三十分,不要跟自己打赌,呵呵。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即使大牛的人来说,掉个三十分也不会很泰然吧。纵观这四年的真题规律,我想说第一个重要的经验:重视真题中的考察重点,重点知识点要做好充分准备,名词,计算,论述,一个不漏。   厦大真题出题方向的转折点应该是2009年,对于我来说,这也是梦魇一般的一年。于以往几年的不同,2009年考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扫盲。前几年没有考察的知识点这一年全部都出来了,部分我们觉得没有一点考察性的章节还赋予了大量的分数,这一点在微观试题部分特别强烈,两道计算题和论述题全部是以前从不涉及的章节。而前几年重点考察的章节似乎一下子消失了,都没有特别涉及。而且,变态计算题开始初露峥嵘,微观例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