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教师招聘面试-如何正确把握诗歌教学的授课逻辑
山西教师招聘面试-如何正确把握诗歌教学的授课逻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涉及到了诗歌教学,比如今年青海西宁7月份教师招聘考试中就考到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中古诗《牧童》的说课。结合个人授课经验来看,诗歌教学往往是各位考生考试的难点内容,今天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如何更好的进行诗歌教学,包括古诗和词。
首先来谈谈大多数考生在诗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找不到授课逻辑,授课条理不清;二是对诗歌内涵解读难以深入,仅仅停留在表面;三是对相应的诗歌创作背景了解不足,导致诗歌主题理解单一、狭隘。
其中授课逻辑的混乱又是主要问题。
诗歌的主要特点是语言富含深意、韵律节奏感强,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跳跃性,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为了达到形式审美上的要求,有时会牺牲汉语语言规则的合理性,短短二三十个字,却往往表达了深刻丰富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各位授课者能够紧紧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内容展开分析,深挖背后的精神内涵。
那么什么是诗歌中的关键内容呢?答案是“意象”,即客观事物主观化后在文本中的艺术再现。“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与“意象”相对应的是“意境”,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①
通过上述表述,我们可以明白,诗歌的表达逻辑是通过意象的选择塑造意境,进而表情达意,抒发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也因该按照这样的表达逻辑进行教学。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典型的意象堆砌。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结合诗歌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总结一下诗歌教学的授课逻辑:首先,因为古诗大多是文言文,因此,第一步是对于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分析,包括释题(诗歌标题、词牌名等)、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介绍、生字词讲解等;其次应该是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分析梳理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再次结合意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和审美取向;第四部应该是在意境分析的基础上品味情感;最后可在理解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诗歌在技术层面的一些特点,包括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修辞的运用。
所以,希望广大考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能明白诗歌这一特殊文本类型的表达逻辑,正确把握诗歌教学的授课逻辑,为更好的进行诗歌教学奠定基础。
同时建议各位考生加强对于古诗词中典型意象的象征意义学习,一些典型的意象再古诗表达中都有约定俗成的内涵。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举几个例子:
1、菊花:高尚人格的写照。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风范。
2、梅花:表达坚韧不屈的精神。
陆游的《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莲花:表达爱情或清洁的品格。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爱莲说》中典型的借物言志,与菊花类似。
4、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唐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与鸿雁相似的还有月亮,也多表达思乡之情。
5、柳树: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如王维《宋元二使安西》中“客舍青青柳色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水:多表达绵绵无绝的愁思和时光易逝之感。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更多的典型意象需要各位考生在平时加强学习,掌握方法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是积累,才能真正达到高水平的诗歌教学,条理清晰,同时内涵解读深入。
更多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