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总复习之诗歌鉴赏总领课
一、古代诗歌的形象 1、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归类: 就诗歌的形象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如《木兰辞》中的替父从军,孝勇双全的木兰,又如〈孔雀东南飞〉中坚守爱情,忠贞不渝刘兰芝;偏重抒情的诗歌主要指抒情主人公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主要指意象或物象 A、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幽静凄清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依、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 B、偏重抒情的诗歌主要指抒情主人公形象; 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塑造了忧国忧民的杜甫的形象) 《归园田居 》。(塑造了厌恶官场,向往田园的陶渊明的形象) C、偏重写景的诗歌主要指意象(诗中可见多种景物)。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2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也曾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下,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流逝了。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 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 ) D、偏重写一个景物的诗歌主要指物象(诗的标题一般就是所吟之物)。 例如:(2000年春季北京、安徽卷)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 诗歌形象鉴赏总览表 (三)修辞方法 各种修辞方法也是从语言的角度赏析的 (四)句式特征 分析句式特征也是从语言的角度赏析的:比如倒状句、省略句 (最典型的名词罗列)如杨柳岸晓风残月。 b (2)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A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侧面描写: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2、4句从侧面写雪大) B、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客观为实,虚构为虚;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描写为虚。 虚实结合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C、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颔联写自然美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颈联进一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D、点面结合 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 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 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 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 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 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 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 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E、白描 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 F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根据诗句的位置判断 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 4 、就诗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2_【Java基础经典资料】.ppt
- 039Java编程do-while循环语句的用法.pdf
- 03-VLAN操作.pdf
- 02sql server数据库表管理.ppt
- 05年3月真题.doc
- 04_Oracle管理进阶.pdf
- GMAT作文理清结构方能得高分-智课教育.pdf
- GMAT写作精彩布局是怎样的-智课教育.pdf
- 062三维各向异性稳态渗流.pdf
- 067三维非线性温度渗流变形耦合.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