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别录》、《七略》成书原因及探究概述
《别录》、《七略》成书原因及探究概述摘 要:《别录》、《七略》是我国图书分类目录的开端,为后世目录书提供了一种著录范式,在目录著录理论方面亦有建树。但由于时代久远,战乱纷乱,均已亡佚,清人辑佚之作遂成为学者研究引用依据。本文着眼于梳理二书的编纂原因、著录体例,并概述研究现状,属于整理型文章。
关键词:成书原因;著录体例;辑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08—03
一、《别录》、《七略》概述
(一)概述成书原因
《别录》、《七略》是我国图书分类目录的开端,《隋志·史部·簿录》有著录:“《七略别录》二十卷,刘向撰;《七略》七卷,刘歆撰。”[1]991对于《别录》与《七略别录》的关系有不少学者作过考证,下文有具体介绍,但结论尚不能服人,笔者才疏学浅,不能作出判定。在刘向刘歆父子校书之前就有汉武帝时军政杨仆校兵书,奏《兵录》,《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兵书略》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去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捃摭遗逸,纪奏兵录,尤为能备。”[2]1762由此可见,目录书的编制由来已久,至刘向刘歆父子校订藏书、编制目录,图书目录的编排已有一定章法可循,为《别录》、《七略》的编撰提供了指导。
秦朝焚书坑儒,制“挟书令”,大量书籍被销毁,有些则散落民间山野,楚汉之争刘邦建汉,初期亟待恢复经济、发展农业,无暇顾及图书整理。至刘向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有精力着手整理石室、兰台藏书,亦有必要通过书籍整理以汲取秦代灭亡经验,藉整理书籍恢复礼乐,维护统治。此为《别录》、《七略》得以编制的外部原因,《汉志》有详细记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国柱校方技。”[2]1701
《别录》、《七略》编制的内因,笔者认为,一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时书籍汇聚,新书涌现,但类目杂乱,查阅非常不便,为解决这种情况把图书分门别类,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为便于帝王翻检,“■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2]1701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书》卷三十六有传。约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一般学术界认为卒于绥和元年(公元年前8年),也有认为卒于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刘向生前没有完成书籍校订,故“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2]1701学者亦认为《别录》成书有刘歆功劳,刘歆自小随父穿梭石室兰台,帮助刘向校订书目,且刘歆《七略》是在其父《别录》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别录》、《七略》二书常混称刘向刘歆《七略》,倪晓建《刘向刘歆和》一文中考证说:“《别录》实际是由刘歆清理刘向的叙录时,仿照《诗》《书》之序的体例,汇辑而成的。以《别录》为基础,刘歆又在很短的时间内编成《七略》,和《别录》同行于世。”[3]167是文虽然对《别录》作者的考证尚不完备,但说明了《别录》《七略》的源流关系,亦可证《别录》与《七略》混称之可能。
(二)分类方法及著录体例
刘歆继承父业著《七略》,根据书的内容,按其学术性质,把著录图书分为六类,具体分类又不是很严密,例如,诸子略以思想系统分;六艺略以古书对象分;诗赋略以体裁分;兵书略以作用分;数术略以职业分;方技略则兼以体裁作用分。所用标准,很不一致,无非便于编录而已[4]3。古人编目不似今人先有编著体例,再依体例著录,这点与当时所处时代的局限有关,不能苛求古人。类下有种,种下有家,家下是书目,共六略三十八种,据学者考证,具体书目的著录是依据凸显性和时序性原则排序。
《七略》散佚已久,后人辑佚本亦不全备,现在不可见其原貌,但是班固作《汉志》,分门部居,部次类例依归《七略》体例,《汉志》载:“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数术略》,有《方技略》。”[2]1701因《辑略》是“六略之总最”,“诸书之总要”,故排在六略之前。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分“篇目、叙录、小序”三方面叙述《别录》、《七略》的著录体例。“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三者不备,则其功用不全。”[5]27《别录》、《七略》虽是我国最早的分类图书目录,但其目录体例已相当完备,后世目录书多以此为据,目录书体例理论的总结亦源于此,这些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人们学习认识《别录》、《七略》。《目录学发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行动方案.docx
- 模拟试题1--整理(考试用)--120418.doc VIP
- 儿童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PPT课件(带动画).ppt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江苏教育版.docx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1).doc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VIP
- 浙江衢州市常山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参与方式之三横向思维法.ppt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公开招录12名工作人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