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秋天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秋天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课《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 随文认读生字,学写生字“扇”和“爽”。
2. 多层次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在品词析句中感受作者表达的秘妙,并尝试仿写片段。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感受作者表达秘妙,读写结合,多种形式练习仿说、仿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童诗导入
1. 赏读儿童诗《小雨滴》。
2. 小雨滴可爱,秋天的雨更加神奇,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秋天的雨》。(板书课题、读题、正音)
【设计意图:“孩童是天生的诗人”。童诗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文本,借助和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童诗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拓展孩子阅读面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习的氛围。】
二、初读感知
1.读通课文:借助拼音,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懂的词语多读几遍。
2. 检查自读效果:同桌互读,指名逐段朗读课文,随机正音、读词。
3. 理清脉络: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后,通过在课题前加字,让学生讨论理出脉络,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巧妙地运用“为课题添加一个字”的形式,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梳理文章脉络。这样的设计虽然看似比教师直接给出参考答案用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互动,互相启发,更加逼近了教学的本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
三、聆听秋雨
1. 师范读,听秋雨: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闭眼想象、感受秋雨的美。
2. 生美读,品秋雨:秋雨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轻)。
板书:轻
引导学生抓住“温柔”、两个“轻轻的”、“趁你没留意”等词语先品味,感受秋雨的轻盈和温情后,再读出美来。
3. 再读课题: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能读出轻柔之意味。
【设计意图:《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这样的文本切不可解读得支离破碎。通过设计多种方式的读,给足学生亲近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过程中感受秋雨的滋味,感受到了作品的表达之美。】
四、品味色彩
1. 自读交流。
秋天的雨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欣赏秋雨中的美景。
四人小组分享看到的美景,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简笔板画,板书“美”。
看板画,用段落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这美景——(生:五彩缤纷)
作者又是怎么写出这五彩缤纷的秋天雨景呢?请同学们回到段落中,先画下喜欢的句子,再美美地读一读。
2. 品味句式(1、2两句)。
(1)先默读,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用上了比喻、反复等手法)。
(2)学写生字:指导“扇、爽”的读音和书写。
扇 ①读准字音(shān动词“扇风”“扇动”
shàn名词“扇子”“风扇”)
②关注字形 借助口诀帮助识记“小羽毛飞呀飞,找个地方来安家”,并提示左上半包围结构的书写要点。(被包围部分的上部要写得紧且稍向右,稳住重心)
爽 ①读准字音(shuǎng)翘舌后鼻音。
②关注字形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初秋的炎热,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字配上图画,帮助识记——
(图画参考口诀:四把“小扇子”,一起来扇风,真是好凉爽!)
学生在生字表中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批改、提点,展示学生作品,生生互动点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引入口诀和图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更好地将识字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学得扎实而快乐。】
(3)美读1、2两句。
(4)仿写句子:“秋天的雨把____________色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教师口头示范后,学生自由仿写。
【设计意图:在引领学生品味文章优美语句之后,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发现文章的新句式,巧妙地设计练笔的环节。这样的读写结合练习,是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在教师提供例句示范的基础上展开的,一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二来做到了文意兼得,让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会了表达。】
3. 角色对话(3、4两句)。
(1)关注修辞(比喻、拟人)。
(2)角色扮演;课堂就是果园,树上的果子们你挤我碰,会说什么呀?提示学生带上情感说话(生:果子丰收啦!/我们成熟啦,快来尝尝味道吧!……)
带上动作读课文“橙红色是给……去摘呢!”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字流动美丽和情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