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有感
《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有感今年5月,我开设了一节对外教学研讨课,内容是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十八课《罗斯福新政》。为了让课堂四十五分钟既充实饱满,又轻松生动;既有浓郁的历史感,又饱含时代气息,我在课前着实下了一些工夫。例如,重点考虑历史情境的创设、相关史料的呈现、历史问题的预设等等,希望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新政”,感悟“新政”。
一节课下来,非常顺利。老师们对我课堂的驾驭、节奏的把握、层次的厘清、内容的呈现、细节的关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几点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正是老师们的这些建议,以及课后与学生的进一步交流,引发了我更深入思考,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堂研讨课的不足和遗憾。
一、与其面面俱到,不妨以点带面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要求》,本课的重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为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该重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法,希望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在史料中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认识“新政”的措施,探究措施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探究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探究意识。
在课堂操作中,我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成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四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每一项措施,我都精心准备了材料,设置了历史情境,带领学生从史料的阅读、情境的体验中,分析历史现象(说明美国正面临的社会局面)、积极采取对策(针对困境采取的措施)、阐述相应作用(措施预期达成的目的或产生的效果)。同时我还请学生扮演罗斯福新政“智囊团”的角色,鼓励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在这一系列举措之下,学生身临其境、心感其情,兴趣被激发,思维被点燃,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加上本班学生历史基础不弱,因而围绕新政内容预设的问题都非常顺利地一一解决了。学生的优异表现也让我在课堂中比较兴奋,“放得开却没有能够及时收回来”,学生侃侃而谈,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导地位却不知不觉地丧失了。四方面的新政内容,无一遗漏,面面俱到,看似成功,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面面俱到,是否也意味着教学内容缺乏侧重点?在新政的四项内容中,可以选其一、二为侧重点,以点带面。例如:工业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当做重中之重,作为范例着重分析,重锤敲打;金融是起始,讲清概念,农业措施简单易懂,可以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按部就班,追求面面俱到,让学生在简单的问题中“伪思考、伪讨论”,使学生在部分环节觉得嚼之无味、兴趣索然;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其次,这样“面面俱到”的教学设计,只能适应历史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能找出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最终较好较快地解决问题。但凡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别说史料分析,即使史料阅读都存在一定问题,这样,要想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便也成为不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精心考虑,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出发,学会“以点带面”,通过对精选“点”的精雕细琢,让学生掌握方法,窥一斑而见全豹,构建高效课堂。
二、既要能力提升,也要夯实基础
本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教学设计时,我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新政(内容、特点、实质)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三大块着手,既要突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这个重点,也要突破“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分析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这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认知水平的渐进性规律,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启发、点拨;指导学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概括“关键句”,归纳新政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挖掘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领悟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教学开展的互动性、预设生成的引导性,最终也基本达成了让学生如“剥洋葱”般层层领悟,难关个个迎刃而解的目标。课后,我与学生针对该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了几次谈话,发现学生普遍欢迎这种教学方式,“生动形象”,“有思维力度”,“有挑战性”。但在知识掌握层面,学生却说“貌似懂了”,老师一深究,发现概念模糊、内容漏缺、表达不科学不准确。显然,在多番史料、问题“轰炸”之下,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确有锻炼与提升,但基础知识却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为防止知识点的漏缺,我特意抽出自习课时间与学生共同整理成一张表格,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内容包括:新政的背景,新政的实施(包括①内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②特点,③实质),新政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制度)。
虽然通过表格的设置,我及时解决了这一重大问题,但同时我也认真、深入地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首先,《罗斯福新政》这课,是用多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BS 【2023】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Units 移动式海上设备建造和入级规则。第5部分防火和安全。措施和特点.pdf
- 高栏港经济区荷包岛区域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计划表.docx VIP
- 浙江省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企业负责人A证)复习试题附答案(一).docx
- 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方案.pptx
- 行业标准:T∕CEEIA B218-2012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1~4部分.pdf
- 2024新能源光伏风电数据采集技术标准.docx
- 2025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 字词 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违规行为分类标准.docx
- synopsys学习资料-xa_cck_ref.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