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绿山墙安妮》之魅力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山墙安妮》之魅力解析

《绿山墙安妮》之魅力解析摘要: 《绿山墙的安妮》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孤女的成长故事,百年以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欢。本文从人物个性、补偿心理、教育意义三个方面对《绿山墙的安妮》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它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绿山墙的安妮》 人物个性 补偿心理 教育意义 一、关于《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代表作,安妮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讲述了孤女安妮·雪妮从11岁到17岁的经历。爱德华王子岛上绿山墙的马修、马丽拉兄妹准备去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来帮助他们干农活,可是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又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安妮差点被退回去,一天的相处后,马修兄妹决定留下她,从此她有了一个家,并被送进学校受教育。安妮想象力丰富,满脑子梦幻和渴望,时常言行出格,热情敏感又容易激动,因此不时惹祸,常令人忍俊不禁;她聪明要强,学习勤奋,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并争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也受到了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一位杰出男孩的爱慕;安妮是个知恩图报的姑娘,当马修心脏病突发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经济困难时,安妮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就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马丽拉。小说发表后,很快成为畅销书,大文豪马克·吐温曾评论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绿山墙的安妮》不但在加拿大广为流传,还被译成50多种文字,发行量达5000多万册,后又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享誉全世界。《绿山墙的安妮》为何经久不衰,一本童话故事为何拥有如此魅力,本文试从它最有特色的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二、刻画真实鲜明的个性 蒙特马利笔下的安妮是一个平凡、普通、有缺点的女孩,她与其他童话中的女主人公(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形象不同,长相普通,有一头红头发(安妮本人认为红头发将是她的终身遗憾),还满脸雀斑,其平凡的相貌让读者觉得亲切而自然,就如普通的“自己”。因此她有着普通女孩的烦恼,总觉得自己长得那么普通,没有人会愿意娶自己,常常做白日梦,幻想某天自己变得漂亮迷人,有漂亮衣服可以穿,还常把自己穿的极为简朴的衣服想象成漂亮的衣服。 她的言行处处透着生活的真实。在一头红发被人嘲笑之后,为了漂亮,她偷偷买染发剂,结果把头发染成绿色。安妮的所作所为是许多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人的真实写照,让人啼笑皆非。作者对安妮的性格刻画也十分生动、真实。起初,她是一个个性直率、经常闯祸的女孩,心到口到,毫不掩饰。当蕾切尔太太苛刻地批评安妮又瘦又丑、满脸雀斑、满头红发的时候,安妮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当面指责蕾切尔太太粗暴无礼:“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你怎么敢说我又瘦又丑?……你是一个粗鲁、无礼、冷酷的女人!”[1](P56)面对一个如此无礼的小女孩的指责,蕾切尔太太愤然离开,到处抱怨安妮缺乏教养。而当被要求赔礼道歉时,安妮拒绝妥协,后来又因为最亲爱的马修的请求而勉强答应道歉,却有趣地把道歉演成了一幕话剧。安妮和吉尔伯特的第一次相遇更具有戏剧性,他们可谓“不打不相识”,从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安妮就因为吉尔伯特取笑她的头发为“红毛”,把一块石板狠狠敲在吉尔伯特的头上,虽然后来吉尔伯特几次向安妮道歉,但固执的安妮都没有原谅他。安妮还暗地里把吉尔伯特视为自己学业上竞争对手,激励自己在学业上不断进步。直到故事的最后,马修死后,为了方便照顾玛丽拉,吉尔伯特把原来属于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安妮时,安妮才意识到自己的固执,请求吉尔伯特的原谅,他们的友谊才真正发展起来。 在《绿山墙的安妮》中,除了安妮,作者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也各具特色,如寡言少语、憨厚勤劳的马修,不苟言笑却内心善良的马丽拉,美丽纯朴和忠于友谊的邻家小姑娘黛安娜,爱管闲事又心直口快的邻居蕾切尔太太,聪明睿智、思想自由开放的斯达西小姐,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三、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补偿心理” 蒙哥马利笔下的绿山墙农舍、阿冯利村和爱德华太子岛是一个平和、宁静、充满阳光、森林、鲜花、小鸟,洋溢着脉脉温情的世界,而这一切大多是通过安妮这一主人公的眼睛和心来描述的。故事一开始便把读者带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是一条风景秀丽的道路,行进在密集的农庄间,时而穿过一片香脂杉树林,时而越过一个山谷,山谷中的野李子树上挂着朵朵轻薄透明的花苞。大片的苹果园和绿地向远方延伸,消失在地平线附近的珠灰及紫色的薄雾中,空气由于它们散发出的芬芳气息而变得香甜起来。”[1](P8) 这仿佛是一幅田园风光的油画,清纯自然得令人流连忘返。在蒙哥马利描写的这个“世外桃源”中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缺点,但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当代社会中常见的倾轧、排挤、虚情假意和尔虞我诈。这些人物大都温和,善良,乐于助人,家庭关系和谐稳定,邻里之间互爱互助。相比而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