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对大学生人格塑造影响刍议
《论语》对大学生人格塑造影响刍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
摘要:目前,不少大学生存在道德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自强意识淡化等问题。而《论语》做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蕴涵的人格思想,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论语;健全人格;大学生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是集中体现孔子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经典著作。其中提倡的人格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的方位,成为民族传统精神的精粹。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为提高民族素质,更需要我们青少年一代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汲取知识和力量,来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构建中华民族的脊梁。但是由于社会转型中的冲突,文化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误导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等原因,有近10%的大学生存在人格发展问题以及人格障碍[1]。表现出特有的认知方式、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异常的特殊模式,而且对环境适应不良使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蒙受严重影响,以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害,也使自己感受痛苦[2]。而《论语》中的人格观,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德意识淡漠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更谈不上从他人的角度来换位思考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泛滥的冷漠和自私:在学校自习室里随意丢弃果皮纸屑,在食堂随处可见的剩饭剩菜,在图书馆司空见惯的大声喧哗,公车上拒绝给老幼病残让座,在马路上拾到钱包时据为己有等等。这可能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缺失的表现,但是反映在大学生身上就不容乐观,因为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道德素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整个民族的素质。
2.缺乏社会责任感
目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知识丰富、追求个性、敢于创新、自我意识强。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心浮气躁,学习上不思进取,沉迷于物质享受,甚至置国家法律与法规于不顾,重金聘用“枪手”、“写手”来代考、代写论文,以蒙混过关;在个人发展上,毫无国事家事事事关心,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态度,随心所欲,不仅忽视思想和道德的修养,而且无视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自强意识淡化
目前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当代大学生由于受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充满了困惑与畏惧。我国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素质较差,因无法正确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失恋、同学关系恶化、择业失败等问题,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大学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若任由其肆意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论语》人格观的基本内涵
1.道德立身
儒家修身理论从道德立身的观念出发,崇尚和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树立和实现。“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认为仁与君子有密切的联系。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依于“仁”即是说人内心的品德要以仁为基础。“仁”的内涵是“爱人”,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具体包括孝、忠、信、忠恕等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没有仁爱、亲和的内心,不能把握长幼尊卑、进退有序的礼仪,就连能陶冶心性,愉悦身心的音乐也无法体味和欣赏。“仁”被归结为人的内在德性,要认识和实现仁德,完全是主体自身的事情,且“仁”就在自己的心理,不应该也不能够向别处去求,只能向自己心中去求。据学者统计在《论语》中提到的“仁”104处之多,出现频率之高,可见一斑。
2.理性处世
孔子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合体,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此,孔子提出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教导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且不可随意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别人,要尊重、爱护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之间亲密友爱的关系。同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广交天下朋友,努力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在对待钱财上,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承认,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但是,如果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就不应该接受。主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3.弘毅品格
孔子提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品德的人就近于仁德了。实际上,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遇险而怯为柔,知难而挺为刚。《论语》中还提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精神。这些弘毅品质,要融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