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观察
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观察近几年,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增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成为内科常见疾病。我科对2009~2010年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4例应用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并与倍他司汀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全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6例均为我院急症科、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龄42~76岁,平均 56?4岁。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 58?35岁。两组患者颈椎X线摄片均提示颈椎退行性变,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狭窄。所有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均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发病距开始用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乙醇过敏史。
诊断标准[1]:①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或不稳感,多因头位和(或)体位改变而诱发;②眩晕至少同时伴有一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如眼症状(黑?、闪光、视物变形、复视)、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猝倒、晕厥等;③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调节和(或)辅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颈动脉后眼球震颤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④病因明确,如颈椎病、颈椎外伤、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低血压等;⑤经TCD/脑血流图证实均有明显的血流不足,或单侧不足;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
治疗方法:①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商品名步复迈,齐都药业有限公司)250ml(含盐酸丁咯地尔0?1g),静滴,1次/日;舒血宁注射液(新先锋药业)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日,疗程为14天。②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疗程为14天。两组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日,睡前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分别给予口服降压、调脂、降糖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2]:①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TCD检查正常;②有效:眩晕程度和发作频率减少60%以上,其他伴随症状明显好转,TCD检查改善;③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动脉管壁的微小血栓脱落阻塞远端小动脉,及椎动脉受机械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动脉痉挛有关。当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时,临床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症状,其早期很少形成梗死,但做为卒中先兆反复发作最终可能形成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以缓解症状。
病理生理:①颈椎骨质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②椎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③解剖异常: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脉缺如者,较易发生。
丁咯地尔具有非特异性弱钙离子拮抗作用,能扩张血管, 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增加颈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外围阻力,从而改善微循环,使其完成有效的供氧功能。能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黏度。其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有效提高脑微循环灌注量,改善缺血区血供,且对正常脑组织区域无“盗血现象”[3]可明显改善脑血管功能不全引起的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苷类和银杏内酯、白果内酯。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这些有效成分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防止心脑细胞老化和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膜损伤,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致血管收缩、微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能稳定红细胞膜、抑制红细胞在微血管内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烷A(TXA2)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4];它还能通过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4],抑制血栓形成。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本组患者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丁咯地尔注射液与舒血宁联合应用治疗VBI,可明显增加脑血管流量及前庭血液循环,改善脑干前庭系统缺血、缺氧状态,迅速缓解症状,起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作用,疗效显著,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