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两种梅毒血清实验方法学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梅毒血清实验方法学评价

两种梅毒血清实验方法学评价【摘要】 目的 评价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份梅毒阳性标本和32份梅毒阴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进行检测。结果 TPPA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RPR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100%。TPPA与RPR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sup】2【/sup】9.14,P0.01)。结论 用RPR法检测梅毒易造成假阴性而漏检,建议实验室用TPPA法检测以提高梅毒的阳性率,避免漏检。 【关键词】 梅毒抗体; TPPA; RPR; 实验方法学 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一种系统性、常见的慢性性传播疾病之一,其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不良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均可引起梅毒病原体的感染。感染后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且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即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以很多年没有症状而呈潜伏状态,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同时育龄妇女还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从1991年~2001年的性病呈增长趋势,其中梅毒的增长速度最快,达到61.63%【sup】[1]【/sup】。2005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梅毒的发病人数,从2002年的第7位跃居第5位【sup】[2]【/sup】。近年来为控制梅毒的传播,多数医院对手术、输血及各种创伤性检查的患者都进行梅毒的实验室检查。因此选择敏感性高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梅毒的早期诊断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有助于梅毒的准确诊断和早期治疗,尤其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为了解TPPA和RPR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差异,笔者对32份梅毒阳性标本和32份梅毒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地区2006年1月~2011年1月门诊及病房确诊为梅毒患者的32份阳性血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9~73岁;经健康体检为健康人群32份梅毒阴性血清作为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为21~60岁。 1.2 试剂 TPPA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株式会社提供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凝集法);RPR法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梅毒快速反应素诊断试剂,两种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方法 (1)两种方法的操作均严格按试剂盒内的操作说明书进行,质控血清由广西区临检中心提供。(2)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方法: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2例血清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其结果表明TPPA和RPR敏感度分别为100%和75%,特异度均为100%。TPPA法和RPR法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sup】2【/sup】9.14,P0.002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比较 (n,%) 注:TPPA法与RPR法比较,χ【sup】2【/sup】9.14,【sup】*【/sup】P0.01 3 讨论 梅毒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目前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病原体直接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查法。病原体直接检查法是用暗视野显微镜镜检测特征性的梅毒螺旋体,主要适用于人体感染梅毒的初期即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多数实验室特别是基层实验室不作此实验。血清学实验是目前国内外检测梅毒螺旋体的主要方法,人体一旦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将引起一系列血清免疫学反应,产生两种抗体。一类是磷脂反应素即非特异性抗体;另一种是针对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原而产生的抗体,即梅毒的特异性抗体。TPPA实验是特异性梅毒血清学实验;RPR实验是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实验;由于梅毒早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清学的实验室检测成了梅毒诊断的主要手段,TPPA法检测的是梅毒特异性抗体,以明胶颗粒为载体,吸附梅毒螺旋体-Niohols株菌体抗原,克服了血细胞自溶而造成漏检的弊端,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临床实验室常以TPPA法阳性作为确诊梅毒的依据【sup】[3]【/sup】。RPR是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实验,它将VDRL抗原吸附于活性碳颗粒的表面,若待测血清中存在反应素时,即发生凝集,具有与TPPA法同样的特异度,且血清不需要灭活、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试剂成本价格低廉,故被临床大多基层实验室广泛使用。本研究以TPPA法为金标准对RPR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TPPA法和RPR法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sup】2【/sup】9.14,P0.00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