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两种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

两种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摘要] 目的:通过分别使用3 M透明贴膜和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这两种贴膜固定方法对穿刺部位皮肤的影响,发现改良后的贴膜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发生静脉炎而导致留置针拔管的情况。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5月30日~2010年9月28日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别采用两种贴膜进行固定,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部位皮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改良后的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的情况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良后的贴膜有利于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贴膜;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156-02 静脉留置针因其输液速度快、活动时不易滑出、可以长时间留置、避免重复多次穿刺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现临床上使用的长时间留置的BD留置针固定一般均采用3 M透明敷贴。3 M透明敷贴因出汗失去黏性或因穿刺部位受汗液刺激,使留置针部位出现静脉炎,缩短了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现使用改良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发生静脉炎而导致留置针拔管的情况,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30日~2010年9月28日在头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00例。其中甲组100例用3 M敷贴固定,乙组100例用改良后的3 M贴膜固定。要求两组患儿都选择粗直的头皮静脉作为24号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并且都只是输注抗菌素和普通能量组药品,不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 1.2 方法 1.2.1 3 M透明贴膜固定方法选择粗直的头皮静脉做为穿刺部位,穿刺前用碘伏消毒2遍,消毒面积直径为8 cm,再用酒精脱碘。由技术熟练的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后用3 M透明贴膜固定。 1.2.2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固定法选择血管和消毒方法同前组,穿刺成功后将3 M贴膜用无菌头皮针头每隔0.5 cm扎一些针孔后再固定留置针。 1.3 评价指标 静脉留置针置管24 h,观察患儿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静脉炎诊断按照1990年美国注射护理协会的分级标准[1]。0度:穿刺点无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改变,未触及硬结;Ⅰ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但静脉无条索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有静脉条索状改变,但未触及硬结;Ⅲ度: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在观察对象中,其穿刺部位凡达到Ⅰ度标准者都划入静脉炎范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留置针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者38例,乙组留置针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者10例,明显低于甲组。组间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9,P<0.01)。 表1两组留置针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情况的比较[n(%)] 3讨论 3.1 使用改良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能明显减少静脉炎发生 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留置时间、输注药液、封管方法、患儿免疫力等多种因素均相关[2]。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几率较高,排除以上因素,笔者发现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发生静脉炎还与固定留置针的贴膜有关,现临床上使用的长时间留置的BD留置针固定一般均采用3 M透明敷贴[3-4]。3 M透明敷贴因患儿出汗而失去黏性或因穿刺部位受汗液刺激,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易出现静脉炎。也有些医院使用网状输液贴来固定留置针[5-6],但网状输液贴是无纺布材料不透明,不便于观察穿刺部位皮肤。为此笔者对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儿分两组分别采用两种3 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并对穿刺点皮肤发生静脉炎的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使用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探讨其原因有:3 M透明敷贴透气性能不是很好,小儿出汗多,穿刺部位皮肤易受汗液的刺激、浸泡而引起皮肤红肿甚至靡烂,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机会;小儿出汗后,3 M透明敷贴易失去黏性,使留置针固定不牢、松动增加了对患儿皮肤的摩擦,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几率。而改良后的敷贴因其良好的透气性能,能避免穿刺部位皮肤受汗液的刺激、浸泡,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由于敷贴未受汗液的浸泡保持了良好的固定性,从而减少了留置针对患儿皮肤的摩擦,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的几率。 3.2使用改良贴膜固定静脉留置针能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改良后的3 M透明贴膜实用性强、取材方便,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减少留置针的脱出或打折,减少了重复置管,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两种3 M透明贴膜固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