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两种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摘要】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79例,按不同复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1例为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7岁,伤椎平均高度48.3%,后凸角平均28.8°。B组38例为2001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伤椎平均高度49.1%,后凸角平均27.6°。结果 A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6.2%,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5.8°,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平均25.6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94.6%,前凸角平均为5.3°; B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0.7%,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2.4°,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6个月,平均27.8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85.4%,前凸角平均为0.3°。结论 经伤椎椎弓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临床疗效优于跨伤椎复位固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椎弓根
后路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是治疗胸腰椎无神经损伤的爆裂骨折常用方法,不同复位固定方式产生不同临床疗效。2001年6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79例,采用经伤椎和跨伤椎两种不同复位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术后伤椎高度、脊柱曲度、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9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按不同固定方式为A、B两组,A组41例为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其中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7岁,其中t11骨折3例,t12骨折10例,l1骨折11例,l2骨折7例,l3骨折7例,l4骨折2例,l5骨折1例;伤椎平均高度48.3%(15%~72%),术前后凸角平均28.8°(16.6°~43.2°);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重物砸伤9例,交通伤12例,其他伤2例。B组38例为2001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固定,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6岁,伤椎平均高度49.1%(14%~69%),后凸角平均27.6°(15.4°~44.3°)。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10例,交通伤14例,其他伤1例。A、B两组在伤椎高度、后突畸形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术前均以受伤节段为中心拍摄脊柱正侧位片、CT及MRI检查,手术时间于伤后5~11 d,平均7.5 d。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患者俯卧于脊柱外科支架上,以后凸畸棘突为标志,后路显露伤椎及其上下节段,胸椎以下关节突中点外侧3 mm的垂线与横突基底部上1/3的水平线之交点为胸椎椎弓根进针点,腰椎以“人字嵴”顶点为进钉点,置入定位针,C形臂X线机透视位置满意后拧人椎弓根螺钉。A组在拧入伤椎椎弓根螺钉后,以椎弓根为支点,用拧螺钉扳手向尾侧加压,使钉尾向尾侧、钉尖向头侧撬拨,对骨折行直接复位,B组在拧入伤椎上下椎椎弓根螺钉后用撑开器进行撑开复位。复位完成后安装连接棒和横连接,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术后卧床休息2个月,2个月后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复查X线片满意后出院。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测量术前、术后第一次及最后一次随访时椎体高度、Cobb角(后凸时为正,前凸时为负)行总体均数t检验,P0.05),内固定无松动、脱落、断裂。 B组术后伤椎高度恢复至平均90.7%(79%~96%),后凸角矫正至前凸角平均2.4°(1.2°~9.8°),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6个月,平均27.8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伤椎高度平均为85.4%(69%~91%),前凸角平均为0.3°(-7.4°~3.2°),与术后第一次复查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松动2例、退钉1例、断裂5例,脊柱侧屈畸形4例。A、B两组在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及前凸角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有利于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 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一直为临床医师所青睐。其复位原理是利用脊柱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的牵张作用,对伤椎产生纵向提拉和向心夹挤应力,使移位的骨块和塌陷的椎体复位,实现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复位后的椎体靠跨伤椎固定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来维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SCS 000015-2023 氧化锆固体电解质 相含量的测定 全谱拟合法.docx VIP
- SN∕T 3131-2012 自行车车闸闸皮中石棉含量的测定 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谱法.docx VIP
- 大迈X7 DCT360C众泰培训.pdf
- SN_T 5499-2023 矿产品中滑石含量的测定 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docx
- SN_T 3514-2013电工钢晶粒取向与无取向鉴定方法X射线衍射测定织构法.docx VIP
- (三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高考第三次适应性检测 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pdf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鉴定表.doc
- 体育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pdf VIP
-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二轮语法复习课件:第九节 被动语态(共26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