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东与平进程中经济因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东与平进程中经济因素

中东与平进程中经济因素摘要: 本文以约旦为个案,重点对约以和平协议签订前后约旦经济发展变化进行剖析,得出经济因素在促进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结论。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Jordan as a case and analyzes Jord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eace agreement which Jordan and Israel signed. Finally the paper has drawn the conclusion that economic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 . 关键词: 和平进程;约旦;经济因素 Key words: the peace process;Jordan;economic factor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90—03 0 引言 长期的阿以冲突使中东各国先后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难,埃及于1978年率先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尽管阿拉伯国家包括约旦纷纷谴责埃及和以色列单独媾和的行为,但埃以协议带来的经济红利却诱导了中东各国纷纷踏上和谈之路,约旦也步入其中,分享“和平红利”。本文试图以约旦为例,重点从约旦经济在约以和平协议签订前后十年的起伏变化来剖析经济因素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 1 约旦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约旦依靠外援、侨汇和旅游业收入等三大经济支柱,经济迅速发展。在1976~1980五年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为8.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1年的377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1998美元。[1]八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约旦的这三大经济支柱明显受到约以冲突以及约旦和西方、海湾国家关系好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收入来源没有确切保障,约旦经济结构中原来就存在的问题更加凸现出来。 1.1 人口急剧增长 自1948年战争以来,约旦人口急剧增长。约旦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大批巴勒斯坦难民的涌入。 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首先,人口快速年青化。年青人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消费者,这是约旦经济发展的一个潜在威胁。其次,食品紧缺问题的出现。人口剧增使约旦农业生产供不应求,粮食进口增加。再次,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的急剧增加造成了农业就业机会的严重短缺。由于没有适于耕种的土地,农村中多余的劳动力不得不在就业机会较多的城市里寻找工作,人为地加快了约旦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在约旦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急剧增加。然而这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给约旦带来财富,反而导致了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且造成了各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交通、住房、保健服务等体制出现了严重困难。最后,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加,约旦境内对水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按照约旦水利局(WAJ)统计,1990年约旦境内需水9亿立方米,然而实际可得到的全部的水资源仅为5.5亿立方米。[2]目前这种供求差距正在逐渐扩大。水资源的短缺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1.2 大批外籍劳工的存在 五十年代以来,约旦当局对劳务输出始终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大批约旦劳工纷纷出国。劳务输出给约旦带来了巨额侨汇,但同时也造成其国内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约旦不得不大力引进外籍劳工,甚至免除进入约旦的其他阿拉伯国家劳工的劳动许可证,于是大量外籍劳工涌入约旦。与约旦本地工人相比,外籍劳工的工资较低。然而八十年代末,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阿拉伯石油出口国收入减少,国内对劳务的需求下降,成千上万的约旦劳工不得不从这些国家返回,造成了约旦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严重过剩,失业率急剧上升。为了减少失业率,约旦下令削减外籍劳工的数量,但是雇主们仍然愿意雇佣工资较低的外籍劳工,因此,约旦的失业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1.3 海湾危机 海湾危机期间,由于约旦和巴勒斯坦支持伊拉克,大批约旦人和巴人返回约旦,加剧约旦人口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约旦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约旦官方统计,到1991年10月失业人数已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2.9%,但是约旦经济学家和分析家们则认为实际失业人数还应包括未在政府注册的人约占35%。[3]除了高失业率外,吸收海湾战争期间回国人员的费用也极其昂贵。此外,由于约旦在海湾战争中得罪了美国、科威特等国家,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