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跃变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跃变摘 要: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我国的实践方式是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加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区域性问题异常突出,既往以县区行政区划为主的实践方式显露出许多局限,亟需向跨行政区域可持续发展转变,也就是实现由“点”到“面”的跃变。为此,以“十一五”主体功能区划为契机,进行理论和政策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进行调整,着重从区域和乡镇两个层面探索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99-06
从1986年我国着手实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后改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算起,可持续发展实践至今已走过20年的历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究竟走了一条怎样的路?有什么样的特点?现如今又碰到了怎样的问题?需要进行哪些政策方面的调整?亟需我们结合新的发展背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
可持续发展是在对既往发展模式反思后形成的“新”发展观。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两方面。
作为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最初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其基本的内容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因素。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如果“把概念作辩证的平衡,而不是解释现实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会脱离实际,难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
可持续发展本身还在探索之中。尽管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这要求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实践探索。尤其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的阶段不同,许多问题还没有遇到,一些问题远没有恶劣到发达国家那样严重的程度,同时也没有财力和机会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也是认识的归宿。只有从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回溯既往发展模式,总结经验教训,又能躬身于实践探索,抓住现实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具有实践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要的是避免对可持续发展作概念化的理解,形式化的就一般内容求得辨证平衡,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内涵,尝试切合实际的实践方式。
2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式
2.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式
(1)实验区是中国实际发展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1986年,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选择以江苏省常州市和锡山市华庄镇为点,开始城镇社会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工作,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这便是实验区建设的最初雏形。
(2)实验区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符合国际潮流。实验区建设一年以后,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总观点》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强调将可持续发展由理念转化为实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从此,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3)实验区是国际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并在1996年,把推进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次推进到地方层次,地方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1997年,“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决定在国内16个省、市、地区开展地方试点工作。至此,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实施规划,更是一个深入到地方的实践活动。
2.2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内涵
实验区建设的推进,具体是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就不同类型地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区(包括市、县、区、镇),分别实验、分类指导、摸索经验、示范推广。从1986―2006年,全国已建立国家级实验区58个,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覆盖总人口为4 01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09%;国土面积共120 617.3 km2,占全国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