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画具备强大抵抗力与生命力.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画具备强大抵抗力与生命力

中国画具备强大抵抗力与生命力中国画是有其文脉的,这个维系生命的“脉”若被割断,则生命必完结矣。 中国画从诞生至今已越几千载矣,其精神内涵、表现形式及传承发展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截然不同的独特性。如果要用某种形象来比喻它的话,我觉得说它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或一棵高耸参天的大树倒是十分贴切的。河流、大树都有其“脉”,在主脉之下,又有分支(枝),这些都与中国画有着很大的相似相通之处,中国画是有其文脉的,而在此文脉之下派生出的画家、画派皆可视之为其分支(枝)。这个维系生命的“脉”若被割断,则生命必完结矣。 那么,中国画的“脉”里到底流淌的是什么呢?不是“诗、书、印”及笔法、墨法、图式、题材之类的中国画表征,而是“道”层面的东西,比如注重品格修养、强调以书入画、重视笔情墨趣、讲求以画寄情、追求象外之境等等。 “五四”以来,中国画经历了多次“革命”,“革命”的结果,几乎形成了中国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迷失甚至断层的危局。当然,我也不想去指责那些“先驱”们,他们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是想为中国画“找出路”,甚至重新开路,梦想修建一条全新的中国画发展的康庄大道。几十年过去了,经历了几代人的“施工”,当我们今天来“验收”这个“工程”的时候,其结果却令人十分沮丧一一我们的前面几乎没了路!何以至此?因为这些为中国画找出路者根本没弄清楚中国画的“来路”。 这里要提及一个人,徐悲鸿。 徐悲鸿自幼随父学习诗文书画,曾摹习过传统,对中国画传统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特别是在书法上,更是潜心研习过很多碑帖,深得魏碑精髓,写一手很“传统”的毛笔字。他曾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到法国学习绘画,西方的绘画观念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甚至认为自己过去曾研习过的中国画“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 对徐悲鸿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他在推动中国画转型方面功不可没;反对者却认为他的“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理论严重影响、制约了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的生命力是靠传承与发展来保证的,其在其内涵及形式上,一直都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当中。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画在发展方面没有落后于世界上其他的任何绘画形式。试想,如果中国画自身没有“新陈代谢”机能,怎么可能能延续几千年的生命? 相反,中国画不但不会固步自封,反而有着非常大的包容性,也从不拒绝对其他艺术门类养分的吸收,这样,才出现了任伯年、林风眠、关良、蒋兆和、李可染……他们都是在中西融合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艺术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十分重视传统,这保证了其能成为中国画“主脉”下的“(分支(枝)”。 还有两个值得一提的个案。 第一位是黄宾虹,他注重传统,讲求画理,但又极具开拓精神,认为中西绘画在精神上殊途同归。在积聚到相当丰厚的传统“资本”后,到了晚年,他不露声色地去吸收一些西方印象派、表现主义的理念,拿来我用,最终走出了一条既具有极高民族性同时又有世界性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之路。 第二位是齐白石,他立足本土,扎根传统,吸收民间艺术养分,画自己所见所思,用笔墨表达对生活、对生命的礼赞及反思,而他那笔墨间的刚阳、雄强之气,其实正是一种民族气节的表现与释放。齐白石没有借助任何“外”力,便解决了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并使自己成为与毕加索比肩的艺术大师,让我们好好振奋了一把。 由此看来,在中国的“土壤”里,中国画一直都是生生不息的。随着社会的全面开放、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时的文化思潮方面的“风吹草动”甚至“地震”、“海啸”在所难免,面对这个局面,中国画没有过不去的关,我们必须相信它自身强大的抵抗力及生命力。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