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诊断分析
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诊断分析[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并研究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的表现,提高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诊断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38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有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CT征象,主要有上血道转移、腹部淋巴结转移、邻近脏器的侵犯等。结论:CT对中年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很大诊断价值。
[关键词] 腹部原发性肿瘤;转移;CT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0.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c)-134-02
腹部原发性肿瘤易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术前分期过程中CT检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中年原发性胰癌、肝癌、胃癌、结肠癌伴腹部淋巴结转移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对CT检查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使得对腹部原发性肿瘤淋巴结转移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提高。现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的腹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8例,其中,女17例,男21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年龄47.7岁,原发性胰腺癌12例,肝癌5例,胃癌17例,结肠癌4例。
1.2 方法
检查前半小时胰肿瘤、肝肿瘤、胆肿瘤患者用TO SHI BA Aquilion 64层CT机,常规口服2%泛影葡胺500 ml,胃疾病患者口服水800~1000 ml,CT扫描前再次口服水500~800 ml。
获得扫描定位像,首先患者两前臂上举,取仰卧位,扫描进行时,平扫层厚10 mm,间隔10 mm,增强层厚4 mm,间隔4 mm。增强前后管电流160 mA、管电压120 kV、间距2.0 mm、视野350×350、矩阵512×512,使用碘普罗胺作为对比剂,流速4 ml/s、剂量100 ml、浓度为300 mg/ml,时间延迟为20 s,做静脉期扫描60 s,再作延迟增强扫描5 min,包括病变所有区域。
2 结果
12例胰腺癌腹部淋巴结转移,其中术前CT仅提示淋巴结大,未诊断淋巴结转移2例。转移淋巴结大小在1~5 cm,7例肠系膜上动脉根部、7例腹腔动脉,2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2例下腔静脉。12例转移淋巴结的形态为椭圆、圆形,6例分叶团块状,其中淋巴结融合3例。4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8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均匀,其中2例有水样密度。8例无强化,2例轻度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
5例原发性肝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未诊断淋巴结转移1例。转移淋巴结在1~4 cm大小,4例肝门区,2例腹主动脉旁,2例下腔静脉,1例门脉间隙,1例胰头区。5例转移淋巴结为椭圆形、圆形,3例分叶团块状,其中2例淋巴结融合。6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2例不均匀强化,1例轻度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
17例胃癌腹部淋巴结转移,未诊断淋巴结转移2例。转移淋巴结在1~6 cm大小。5例腹主动脉旁区,5例腹腔动脉旁,5例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胃大小弯区各有3例,2例肝总动脉旁区,6例单纯腹主动脉旁区。5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均匀24例,其中2例有水样密度。4例不均匀强化,3例轻度均匀强化,10例无强化。
4例结肠癌腹部淋巴结转移,其中术前CT仅提示淋巴结大,未诊断淋巴结转移1例。转移淋巴结大小在1~4 cm。3例肝门区,1例腹主动脉旁,1例下腔静脉,1例肝十二指肠韧带。1例髂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淋巴结的形态为椭圆、圆形,1例团块状, 1例分叶状。1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3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均匀。1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不均匀强化,1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轻度均匀强化,2例转移淋巴结的密度无强化。胰腺体部癌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无明显强化。
3 讨论
一般原发性肿瘤淋巴转移先是至肿瘤邻近的局部淋巴结,然后由浅入深,至深部组织淋巴结转移[1]。本组资料表明,肝门区发生淋巴结转移多,其次是腹主动脉旁、下腔静脉等。胰腺癌淋巴转移最常见为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旁转移、腹腔动脉转移,容易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肝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为肝门区,其次是下腔静脉、腹主动脉旁等。原发性胃癌扩散的主要方式是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以腹主动脉旁、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根部为多,其次为肝总动脉旁区、胃大小弯。结肠癌淋巴转移发生腹主动脉旁及髂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3]。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是原发性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以淋巴结前后径达10.0 mm 以上,重视淋巴结混杂密度强化的淋巴结高度提示转移,形态特征为环状、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创新方法论原则.do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及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doc
- 中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探析.doc
- 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失真问题研究及建议.doc
- 中国民间美术开发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作用.doc
- 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doc
- 中国现代化转型多维视角.doc
- 中国现代新诗鉴赏教学探析.doc
- 中国现代篮球运动攻击性防守再认识.doc
- 中国环境教育探究历史及未来趋势研究.doc
- DB14_T 3124-2024 三叶木通播种育苗技术规程.pdf
- DB14_T 3152-2024 道路基层用缓凝硅酸盐水泥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pdf
- DB21_T 4092-2025 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开通(调整)条件.pdf
- DB1411_T 80-2024 高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规程.pdf
- DB1411_T 85-2024 露地芦笋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14_T 3173-2024 雷电易发区分布及防范等级划分.pdf
- DB21_T 4098-2025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规范.pdf
- DB1407_T 55-2024 射干旱作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1410_T 143-2024 深水莲藕生态种植技术规程.pdf
- DB14_T 3136-2024 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林 林麝麝香.pdf
最近下载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x VIP
- YY0316-2016模版(安全风险分析资料).doc
- 15万吨丙烯酸精制工艺设计.pdf
- 脱蜡知识培训课件.pptx
- 2025年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党课课件.ppt VIP
- 2024年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春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计划.docx
- XINJE信捷-XS系列PLCopen标准控制器用户手册【软件篇】(XS Studio)(PS06 20230906 1.2)-2023.9.6.pdf
- 【MOOC】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docx
- 阳光书院兴义一中小升初语文英语全真模拟仿真试卷1-8(共8套)附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