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日韩钢铁工业能源强度比较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日韩钢铁工业能源强度比较探究

中日韩钢铁工业能源强度比较探究摘要 我国钢铁能源强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该文比较了我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产值能耗和吨钢能耗两类能源强度指标上的发展趋势,并利用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了1996-2005年中日韩三国产品及工艺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变化对各国钢铁吨钢能耗的影响,最后将各国产值能耗与吨钢能耗作进一步比较,并对比较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效 率的提升对中国和韩国吨钢平均能耗的下降有重要作用,结构的变化则对日本的吨钢平均能 耗的下降有显著影响。因此,产品及工艺结构和效率是影响钢铁能源强度偏高的根本原因,在对产品及工艺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能耗的降低,还应注重经济性的提高。 关键词 能源强度;产值能耗;吨钢能耗;结构;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3-0130-05 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量大、能源强度大的工业之一。长期以来,以日、韩、德、美为代表的国外主要产钢国家,都非常注重采用先进技术,开展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不断优化钢铁工业的能源强度,以达到能耗最少,效益最高,环保最优。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工业差距明显。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吨钢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以上,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倍以上。能耗之“痛”缘于“结构”之“痛”[1],钢铁产品结构及生产工艺上的不合理是否是我国钢铁能源强度偏高的根本原因?为此,将我国钢铁工业能源强度指标与日韩等国外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并利用分解分析方法研究结构与效率 对钢铁能源强度的影响,从数量上找出我国钢铁能耗偏高的根本原因及解决路径。 1 能源强度指标的定义和数据采集 1.1 产值能耗 产值能耗(energy intensity, EI)是一个经济指标,被定义为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又称为经济能源强度,表达式为 式中:E为能源消耗量(吨标准煤);G通常为工业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亿美元)[2],有的国家只有发货值,例如日本,则G[WTBZ]就为发货值。发货值包括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 销售额以及购买后不需要再加工的产品的销售额[3]。研究中以EI?GO,EI?AV,以及EI?VS来分别表示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以及单位发货值能耗。 1.2 吨钢能耗 吨钢能耗(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SEC)是一个实物指标,被定义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能源量,又称为实物能源强度。吨钢能耗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生产工艺(包括给料,如铁矿石或废钢),生产工艺效率以及产品品种[4]。 给料(铁矿石和废钢)是影响钢铁工业能源消耗最重要的输入因素。铁矿石资源是有限的,按照目前的年开采量,在现行的开采技术条件下,我国铁矿石的开采期只有20-40年。 废钢铁是一种再生资源,从钢材→制品→使用→报废→回炉炼钢。每8-30年左右一个轮回不断积蓄,不断产生,无限循环使用,且自然耗损很低,利用率极高,所以“少吃矿石,多吃废钢”是钢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5]。 产品种类是影响钢铁工业能源消耗最重要的输出因素。钢铁产品的分类相当复杂,研究中采用Worrell等对钢铁产品的分类,将工艺与产品组合相结合,大致上分为转炉钢锭及厚钢板,电炉钢锭及厚钢板,热轧产品(包括板、带、丝(棒)与长材产品),冷轧产品(冷轧薄板和带钢)四大类[3]。 1.3 数据采集 研究需要采集三个方面的数据,中日韩三国钢铁产量、产值和能耗。 中日韩三国的钢铁产量数据均来源于《钢铁统计年鉴2006》(IISI,2007)。各国钢铁工业能耗总量的数据来源于亚太经合组织能源数据库(EGEDA Under EWG APEC, www.ieej.or.jp/egeda/ ),中国钢铁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中国钢铁工业年鉴》1997-2006;日本钢铁业产值数据1996-2002年来源于《日本历史统计》(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Japan, www.stat.go.jp/english/data/),2003-2004年数据来源于《日本数字》(Japan in Figures, www.stat.go.jp/english/data/figures/);韩国钢铁行业产值数据来源于韩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nso.go.kr/eng2006/emain/index.html)。由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发货值都是以本国货币且以当年现值来采集的,为了便于比较,首先以各国1996-2005年当年汇率将各国币值统一折算为美元,同时按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以1996=100将这些数据统一折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