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老年心原性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doc

中老年心原性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老年心原性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中老年心原性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晕厥;中老年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b)-150-01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许多病例由心律失常引起。尤其在中老年人,多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异常或者室性心律失常引起。因此用动态心电图对可疑心原性晕厥病例进行检查是明确晕厥原因的可靠方法之一。本文对178例疑为心原性晕厥病史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并分析其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0月有1次或多次晕厥发作史患者,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脑电图、体位性低血压试验、超声心动图等均未发现晕厥的直接原因,但临床上疑为严重心律失常所致晕厥的患者178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54例;年龄40~85岁。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55~85岁)共94例,中年组(40~54岁)共84例。所有病例检查前均停服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性质分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心律失常。 1.2方法 采用12导动态心电分析仪,全信息连续记录24 h心电图,详细记录日常生活起居,准确记录晕厥发生的时间,记录结果采用计算机和人工分析结合的判断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满足方差齐性条件)。 2结果 2.1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情况对比(表1) 表1 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情况(例) *心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计算t值 2.2 发生晕厥情况 见表2。 3讨论 晕厥是指清醒和自主体位状态下突然短暂性意识丧失伴不能维持自主体位。晕厥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血管性、脑源性、心原性、血液成分异常性等几类。其中心原性晕厥较为常见,也是预后最为凶险的一类[1]。其发生系心脏流出道严重阻塞,停搏或心动过速时间过长,有效心搏出量减少致脑部供血不足所致。流出道的严重阻塞多能通过心脏的超声多普勒、心室造影等检查发现,心律失常引起晕厥的患者,其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由于发作短暂,用常规心电图很难发现,而动态心电图能长时间不间断地描记动静状态下心电改变,能准确地提供病变信息,是诊断心原性晕厥较好方法。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也逐渐增加。本组178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组发生晕厥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虽然平均心率及最大、最小心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比较发生心律失常的性质明显不同,老年组主要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主,而中年组主要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在临床工作中面对发生晕厥的中老年患者,应高度警惕,对发作性晕厥患者,须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晕厥原因,但检查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心原性晕厥。早期识别心脏性晕厥或猝死患者的高危心电图表现,及时采取干预手段是有效防止心原性晕厥的关键[2]。 能够引起心原性晕厥的心律失常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这是因为一些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大,其发生率亦进行性升高,同时与窦房结细胞逐渐发生退变、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减退有关。心原性晕厥病情加重,预后差,DCG对心原性晕厥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阳性率较低,阴性时应进一步检查,有条件可行经食管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以期查明晕厥的潜在性机制及提供预防和治疗依据,从而减少猝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inzer M,Yang EH,EstesNA,et al. Clinical efficacy assessment profec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Ann Intern Med,1997,126(12):989-996. [2]Farwell DJ,Sulke AN.Does the use of a syncope protocol improve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yncope[J].Heart,2004,90(1):52. (收稿日期:2009-01-05)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