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考作文打造得分亮点 精彩结尾.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作文打造得分亮点 精彩结尾

中考作文打造得分亮点 精彩结尾在中考语文的考场上,考生们都希望自己在写完作文后还能剩下一二十分钟的时间检查前面题目的答案。要达到这一理想状态,作文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滞塞,即使是非常重要的收尾部分,也要在很短时间内精彩地完成。所以,同学们有必要在脑子里存储一些实用的结尾方法,以备中考作文结尾之用。 一、篇末点题。 即在写作将近尾声时,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标题(或话题)。点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点出完整的标题;另一种是将标题的意思融入到一段话中,但保留标题的关键词。考场作文,开篇不一定都要点题,但结尾段最好点题。如果你的文章既开篇点题,又篇末点题,那就能形成前呼后应的结构,给阅卷老师带来首尾圆合的美感。篇末点题,是考场作文最便捷、最有效的结尾方法。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中大约八成文章都用到了这种结尾方法。还有一点需要同学们注意,如果你的文章开篇已经点题,那么篇末点题的时候不要完全照搬开篇的语句,也不要简单重复一下标题就草草搁笔,而要在文字上有所变化,内容上有所丰富,意蕴上有所升华,这样才能给阅卷老师以新鲜感和深刻感。 例: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作文佳作《那片花丛改变了我》首尾都点题,但文字不重复: [首]六月的风,拂着脸庞懒散坠着的发丝,独自一人,游走于遍地花丛之中,独自欣赏那曾经改变了我的花的世界。 [尾]品一枝花,感悟一个世界;是那片花丛真正改变了我。 二、卒章显志。 就是在文章结尾时,把中心意思或写作意图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叫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与篇末点题不同。篇末点题只是点出标题,而卒章显志是点出中心。有的作文标题即为中心,这种作文点标题也就是点中心;而有的作文标题不代表中心,点标题就不等于点中心。凡不能从标题看出中心的作文,最好能在篇末既点标题又点中心,这样就可以使文章结构完整而又立意明确。同学们不要把卒章显志等同于解答阅读题时的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中心是有难度的,即使是一个写作高手,他在写作时也不一定是先想清中心再动笔,写完后也不一定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文章的中心。我们所说的卒章显志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主要叙述结束时用一句或几句话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或评论,总结自己的认识,表明自己的态度。 三、抒怀呼吁。 即同学们在文章结尾部分,直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表达美好的愿望,表明自己的决心,向读者发出呼吁。这种结尾常常用到含“让”“请”“愿”等字的祈使句,最后一句话常常使用感叹号。这种结尾方法实际上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卒章显志。 例: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佳作《给自己一些颜色》的结尾: 让色彩点缀生活,给自己一些颜色吧!让生活到处都充满五彩缤纷,这样你会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四、哲理启迪。 即在文章结尾时,用精练警策、带有哲理性的语言揭示出事物本质或人生真谛,要言不烦,一语中的,给人启示,让人叹服。这种结尾方法实际上是带有哲理思辨色彩的卒章显志。此法在《读者》《意林》等文学类杂志的散文作品中出现较多,备受读者青睐。要用好这种结尾方法,同学们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深刻警策的哲理语句。 例:201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作文佳作《说真话》结尾: 生命的大树枝繁叶茂,恰当的真言真语是适时的雨水。 纵使真水无香,它也是至纯至净之物,不可玷污,但可雕琢。 五、含蓄蕴藉。 即在文章结尾时,不是明确直白地表露思想感情,而是把思想感情寄寓在某些具体的形象中,比如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件物品、一处景物、一个场面等等,让读者自己去咀嚼体味其中的意蕴。这些形象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果作文的题目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同学们结尾时常常可以借这个题目来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 例: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佳作《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结尾: 教室外天寒地冻,教室里却已经春暖花开。 六、出人意料。 在某些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作者会让前面的铺垫一直朝着读者预想的方向发展,但情节发展到高潮时突然倒转,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然后戛然而止,不作任何解释,把一切交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生活的变化莫测和作者的奇思妙想。这种方法是一种特殊的含蓄蕴藉类结尾。 七、修辞扮靓。 同学们在文章收尾时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能使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有力,给阅卷老师留下相较于前文更深刻的印象。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设问和反问这两种修辞手法虽然都是无疑而问,但表达的侧重点不一样。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增强感情。因此只要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的“无疑而问”,问题本身又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即使“只问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