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关联理论角度论汉译英中汉文化缺失及补偿.doc

从关联理论角度论汉译英中汉文化缺失及补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关联理论角度论汉译英中汉文化缺失及补偿

从关联理论角度论汉译英中汉文化缺失及补偿摘 要 本文将首先简介关联理论在本体论意义与翻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汉译英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译加注解和大胆使用中国特色英语等翻译方法建立最佳关联,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补偿汉译英中汉文化的缺失。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汉译英 文化缺失与补偿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31-01 一、 引言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oeory)是由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 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于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何自然和冉永平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second edition,1995)的导读中写道:“它是一本概括性很强、有关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不仅涵盖了现代语用学的很多研究课题还涉及现代交际理论。”由此可见,关联理论与认知交际领域是可以兼容的。那么作为交际下义词的翻译必然也在其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将简单介绍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基本关系,随后将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译英中为补偿汉文化缺失情况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二、 关联理论和翻译 要想明了关联理论是如何从本体论上解释翻译现象的,首先要简要介绍下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是基于下面的观点(SperberWilson,1986,1995): 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该译文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 换言之就是欲使交际成功,关健的问题便是听者如何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可以利用的全部假设里面设法选出切合实际的,言者试图传达的那些假设”。(赵彦春,1999) 赵彦春在“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一文中把翻译定义为:“语内或语际间的明示一推理的阐释活动”。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verbal communication),而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一方的意图被另一方识别。作为特殊交际的翻译牵扯到三个文本: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原交际者把文本输入给译者――译者通过关联进行推理,形成图示文本――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把图示文本传递给受体,形成译语文本。在此过程中,语码知识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交际者是可以能动的选择语码的。 那么译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语码呢?Gutt 在他的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到:“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吻合。”为了做到这一点,译者负有双重推理的责任。首先,他必须从原文字句中或所谓交际线索(communicative clues)体会出原文言者的意图;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换言之,原文言者企图传达给听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听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要从中调出所需的语境假设是否十分费力,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否相称。(林克难,1994) 在汉译英过程中,难免存在着富含文化内涵的语码,理解这些语码所需要的语境假设是否存在于英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里便成了翻译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这时译者的选择就要根据翻译目的(skopos)而定。本文中作者意在汉译英中达到交际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对汉文化缺失进行补偿。 三、 关联理论框架下弥补汉文化缺失的策略 由于认知环境不同,有时接受语听众缺少原文某个概念所承载的信息,因此需要使隐含意义明晰化,又不能过于明晰。那么译者应该如何处理呢? 本文认为译者通过与原作者和原文在进行最佳关联产生图示文本后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水平,在不影响交际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为译文读者提供语境假设信息突破点的方式。例如直译加注释和使用中国特色英语,帮助译文读者初步建立起于原语文化相关的语境假设,即可满足译文读者了解原语文化的需求,也会降低译文读者在进行关联是所付出的努力。如杨宪益在翻译《红楼梦》中对“人名的翻译:甄士隐( Chen Shi-yin (Homophone for “true facts concealed”);熙凤: (His-feng(Splendid Phoenix)等(杨宪益译)杨宪益先生采用的方法不但清楚明白的表达了原语中的意思,同时也将汉民族文化中的独有性展现在西方读者的面前。同时因为有了上下语境的积累,使用中国特色英语词汇不但会令译文读者耳目一新,也同时为读者搭建了解汉语文化的平台。例如现在已经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