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伊犁河-从天堂带来彪悍和浪漫.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伊犁河-从天堂带来彪悍和浪漫

伊犁河:从天堂带来彪悍和浪漫汉武帝认为伊犁河是“神的特殊恩赐”,凭借生存在河两岸的“西极天马”,他夺得了更大的江山;近代地理学家认为,伊犁河流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处,不仅是“中亚人种博物馆”,还是民俗学的研究天堂;现今生活在伊犁河流域的人们,依旧不停歇地书写着传奇,比如那神奇的驯鹰术…… 发源于天山西段的伊犁河,古称亦列水、伊丽水,是新疆水量最大的河流。这条伟大的河,不仅赋予两岸流域绝妙的生态,也为两岸带来了璀璨的人类文明——逐鹿西北高原的各个剽悍民族,经过多年的马蹄尘烟和苦心营建,最终在伊犁河流域形成了多民族聚居。 历史上,伊犁河流域是古代丝绸之路北线必然经过的重要地区,也是重要的文明通道、军事要塞。自古以来,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民族,都在向往着这片戈壁中的绿洲。史学家赖洪波先生曾这样描述:“一个地方,它的经历和祖国的命运和利益如此直接相关,并产生如此大量的涉外问题,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综观千年史实,伊犁这个地方,民族必争,历史悠久,古迹遍地。” 天上来的河流为人间冲刷出绝美的伊犁谷地 在天山北支博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是天山山脉水资源最丰富的山段,而古老的伊犁河,正是从这里奔腾而出的。 在神话中,伊犁河是连接人间与天界的纽带,而在当地人口中,伊犁河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北边的天山支脉和南边的天山主峰自然相交,伊犁河在这里蜿蜒成一个巨大的夹角。这些相交的山脉平均海拔都在3000~5000米之间,成为很好的天然屏障。夏天,这些屏障挡住了南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干燥炎热的气流;冬天,来自北冰洋的寒潮因为这个屏障而无法进入到伊犁谷地。幸福的是,没有屏障的西面,拥抱的却是西风带来的北大西洋、地中海暖湿气流…… 于是,在大片的荒漠地带中,一块温润的神奇绿洲诞生了,它同时还具有高山和海洋的气质。这片绿洲继而因为这条河而被命名,叫作伊犁谷地。 中国人喜欢将伊犁谷地称为“塞上江南”,外国人则赞叹这里是“中亚乐园”,是“神的特殊恩赐”。实际上,在大西北茫茫黄沙中出现这样大的绿洲,的确让到达伊犁谷地的人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 全球的植物学家、动物学家们,对伊犁谷地的评介是:一个“水、土、光、热”组合最合理的地方。所以除了人类,这里也是各种生物的天堂。 闻名全球的伊犁谷地野果林,是许许多多种植水果的原始基因库——无数的农学家为了追溯苹果、核桃和杏的血脉来到这里。确切地说,野果林分布在伊犁谷地海拔1000~1600米的山地上,这里不仅降水丰富,而且是非常特别的“逆温带”,也就是说,冬季气温越低,这一带反而更为温暖。 中科院新疆所的侯博、许正等专家调查后证实:在伊犁谷地的野果林中,有野生的果树植物57种。其中包括野苹果、野杏、野樱桃、野核桃、野山楂、野樱桃、野蔷薇、野草莓……西南大学的李育农教授研究表明:谷地中的野苹果,正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侯博、许正也调查指出:谷地中的野杏,就是现代栽培杏的直接祖先。 有意思的是,关于野果林自己的身世,植物学家们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是在谷地中躲过了几次地球冰期的古植物;还有人认为,它是冰期结束后,优越地理气候所带来的植物复兴之地。 除了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野果林,伊犁谷地中还有一大片如梦如幻的薰衣草田。这片薰衣草基地,已经有40多年历史。新疆职业大学的游海丽教授在文章中说:1965年,伊犁地区从法国引进种植薰衣草,到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万亩,不但是全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更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并称为“世界三大薰衣草基地”。到如今,“伊犁薰衣草”这种天然香料,更是名列世界八大顶级品种之一。 由于喜光、耐干旱和不喜潮湿的特性,伊犁谷地的薰衣草全都种植在谷地的更低处,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而就法国普罗旺斯香料生产地而言,伊犁的薰衣草基地和它处于同一纬度上。 千年疑问“塞种人”与乌孙人之谜 但凡有江河的地方,必有属于江河的文明,伊犁河流域也不例外:早在约一万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同样,在伊犁河流域,至今仍有许多文明的谜团没有解开,比如细石器时代早期生活在这里的原始人类“塞种人”,究竟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 《汉书·西域传》第一次出现关于塞种人的记录是:东边的月氏国被匈奴赶往西方,便击败了居住在伊犁谷地的塞王,塞族人只能南迁,而大月氏则占领了塞王原本的土地。 塞种人,中外历史典籍中又称“塞人”、“萨迦人”、“释迦人”、“塞克人”、“斯基泰人”、“允戎人”等。当年,他们的足迹曾踏遍中亚、南亚、西亚,而关于塞种人的中外记载,也是五花八门,精彩异常。 塞人早在约3000年前,就从阿尔泰山把大量黄金贩运回古希腊;大体同一时期,又在昆仑山间、帕米尔高原,和氐人、羌人等部落氏族进行激烈碰撞和交融。有专家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