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先发展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
优先发展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2008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向来自全国各阶层的近三千名人大代表做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政府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后,温总理开始阐述2008年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在谈到备受瞩目的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时,教育被放在了首位。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办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最后,总理以坚定有力的语气说道:“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掌声,体现出代表们对5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的认可与肯定;掌声,表达了代表们对今后教育发展更快更好的美好祝愿与殷切期盼。
“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朴实、简洁的话语,诠释了过去5年我国教育改革走过的非凡历程,是对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高度凝练与总结。5年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贫穷不再是阻碍孩子们踏上求知道路的绊脚石,无论沿海发达城市还是西部贫困山区,儿童的受教育权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职业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服务社会、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新课程改革、考试制度的革新等措施稳步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评价手段植根于千千万万个课堂,有力地推动着素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声望,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尚;举国上下空前关注和重视教育,教育被列为民生之首,是政府坚持优先发展的事业,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公平等观念也为大众所熟知、理解,日益深入人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5年时光,不过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但是发生在这5年之中的变化与革新,惠泽当前,影响深远,称得上是为教育的千秋功业铺就了一块厚重的基石。现在,就让我们回望过去5年的教育改革之路,重温这些令人难忘的成就。
一、全面实现义务教育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学
2008年2月,在教育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用一组数字概括了5年来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2007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9%,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总投入为2177.28亿元,是2002年的1.73倍;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1]增长的数字表明,过去5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程度实现历史性跨越。
细心阅读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工作报告在内容阐述上是最多的,出台政策也是最多的。2005年,在国家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中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春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秋季,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进一步提出,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学生义务教育学杂费。这些政策,惠及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对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阔步发展 服务就业定位明确
在2007年年底召开的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为了更好地说明职业教育5年来的发展情况,举出了如下数据:中等职业学校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7年再扩大招生50万人,当年招生801万人;2007年高职和中职加起来招生数达到1100万,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2]应当看到,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不断发展使得民众对职业教育有比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归功于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两次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两度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基础上,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相应地进行了变革,表现为生产与劳动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联系,教育与就业相衔接,“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应用。这些转变,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融为一体,整体上实现了良性循环。
可以预见,在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职业教育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依据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54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3]高等教育规模为世界第一。数量的跃升呼唤着质量的提高。2006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着力于促进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科学定位,提升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头晕为首发症状主动脉夹层1例.doc
-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2例.doc
- 以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doc
- 以学定教――优化新课导学.doc
- 以学年学分制为基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探究及实践.doc
- 以学生为中心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应用及研究.doc
-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意义和实施策略.doc
- 以学生为主体评判性阅读课堂.doc
-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主体参及意识.doc
- 以品牌提升竞争力策略探究.doc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 第7课时 元素 物质的组成-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一轮核心考点突破.docx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揭阳市揭阳一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单元测试(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docx
- 2025春新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课文中心思想整理.pdf
- 好书推荐《森林》书籍ppt课件(优质ppt).pptx
- 广州汽车厂房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范本.doc.docx
-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春新版一年级语文考试常考多音字和形近字汇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