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观测系统

第二节 观测系统 地震测线布置 一、基本要求: 1、测线为直线; 2、垂直构造走向。 二、不同阶段测线布置: 1、线路普查—大剖面(未做地震区) 任务:了解区域地质构造情况 观测系统及图示方法 2)环形排列: 3)栅型排列: 接收点 激发点 SWATH 炮线 接收线 蓝色为炮点 红色为接收点 黑色为炮线 绿色为接收线 这是9线10炮束线状观测系统 炮间距离不一定一样,但是通常炮排之间是一样的,同一束里排列南北向滚动,当然炮点也要滚动,放炮的先后顺序根据野外情况来定,不是严格的,考虑节约时间。通常炮线距和接收线距也不是均匀的。但是,各束之间保持一致。至于这束放完,假如是向右滚动,那么就要考虑接收线和炮点的重合(满覆盖) * 2、面积普查: 在油气远景区寻找可能储油气带,研究地层分布,查明大局部构造,一般在线查基础上进行。 3、面积详查(主测线线距2~3公里) 在已知构造基础上查明构造特点,如:上下层接触关系、高点位置、闭合度、断层分布等。 4、构造细测: 特点:(1)以一构造或构造带为勘探单位; (2)以查明构造为主任务; (3)主线距为几百米~1公里。 原则: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联络测线应避开断层,按断块来布置。 一、观测系统概念:geometry 观测系统--地震波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系统的选择取决于地震勘探任务、工区地质条件和采用的工作方法。总的原则是尽量使记录到的地下界面能被连续追踪,避免发生有效波彼此干涉的现象,并要求施工简单等。 根据地震激发点和接收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地震测线分为纵测线和非纵测线两种,接收点和激发点在同—直线上韵测线叫纵测线,接收点和激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测线叫非纵测线。 时距平面图 综合平面图 将激发点和排列按一定的比例尺画在一条直线上,然后从激发点向两侧作与测线成45°的直线,再把测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激发点的坐标线上。 二、一次复盖的简单观测系统 one fold S R,S R,S R,S 45o 综合平面图法 (2-D观测) 端点放炮 中间放炮 综合平面图法 (2-D观测) 炮点移动的道数,S=1表示单边放炮,S=2表示 双边放炮,M是地震仪器的接收道数,n是覆盖 次数。 延长时距曲线 三、延长时距曲线法: 为避开障碍物所采用的观测系统 假设O2O3之间有河流通过,不能布置测线,为了获得O2O3下面的反射界面,在O2激发,O3O4接收,得到时距曲线4,对应的反射界面为bc,又在O3激发,O1O2接收,得到时距曲线3,对应的反射界面为ab,这样,利用延长时距系统能连续追踪地下反射界面,当障碍物很宽时,炮点和排列的距离过大,一方面会出现浅层折射波的干扰;另一方面还会产生反射波的干涉,造成浅层反射波的对比困难。 注意: ①两端观测系统不能互换对比; ②适用于S500米情况。 变观设计 四、间隔连续观测系统: 目的:为避开激发点附近的面波与声波干扰 原理:通过互换点进行界面连续追踪 现在处理技术很容易解决 五、多次复盖观测系统及图示 fold 1、概念: ①复盖次数——同一界面被观测追踪的次数; ②多次复盖——同一界面或界面点被多次观测追踪; ③多次复盖观测系统——能对地下同一个反射界面点进行多次观测的野外观测系统,以便进行迭加压制多次波等干扰波; ④共反射点道集——由不同激发点激发,不同接收点接收来自地下界面同一个反射点的所有记录道的集合叫共反射点道集,该反射点叫做共反射点或共深度点(crp,cdp); A ⑤共中心点——在共反射点道集中,各炮点与接收点的中心点叫共中心点(cmp); 共中心点道集示意图 ⑥共反射时距曲线——双曲线 ⑦共炮点记录——同一点激发,多道同时接收所获得的记录 csp--crp 注:共反射点与共炮点区别:前者为一点,后者为一段 观测系统的分类 根据观测系统的迭加特性,可以把观测系统分为两大类,单边放炮观测系统和双边放炮观测系统。单边放炮观测系统是指炮点位于排列的一侧的观测系统,炮点位于左侧的叫小号放炮,位于右侧的叫大号放炮。双边放炮观测系统指炮点位于排列两侧的观测系统。 以上两种观测系统又可根据有无偏移距分为端点观测系统和偏移观测系统。 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单边放炮 综合平面图法 每放炮一次得到地下反射点个数? 为什么图中1-6炮的21,17,13,9,5,1道是共反射点? d 炮点移动距离 M 排列道数 n 覆盖次数 Dx 道间距 V 炮点移动道数 单边放炮S=1, 双边放炮S=2 叠加段放炮次数 4 3 2 1 6 8 7 6 5 5 12 11 10 9 4 16 15 14 13 3 20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