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永超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2-ppt
浅谈贵州土壤与土地资源
报告人:黄永超
学号:222011320280010
日期:2013-11-10
贵州土壤
贵州土壤的特点:
贵州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其中黄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8.6%,其次是石灰土,占24.4%,其它还有红壤、黄棕壤、山地灌木草甸土、砖红壤性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
土壤类型
1、 黄壤。
地带性土壤,集中分布于黔中、黔北、黔东海拔700~1400米和黔西南海拔900~1800米之间地带。
适宜杉树、油菜、茶树等酸性植物生长,垦耕后适种玉米、油菜、小麦、烤烟等作物。
3、石灰土
广泛于石灰岩地区,以黔中、黔南分布最广。
适宜柏树、乌桕、杜仲等生长,垦耕后适种性广,特别是玉米、豆类。
土壤类型
3、山地灌木草甸土
主要分布于黔东北海拔2200(2300)和黔东南1800以上山体和山脊:梵净山茴香坪、雷公山雷公坪,黔西北2700以上的山体和山脊:韭菜坪。
气候寒冷,可适当放牧。
4、红壤
主要分布于铜仁、 黔东南海拔700米以上和黔南,黔西南海拔450~900米之间地带。
适宜松、杉、油菜、油桐、亚热带果木及经济作物生长。
土壤类型
5、砖红壤性红壤
主要分布于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湿热地区。
垦耕后适种玉米、甘蔗和油菜。
6、黄棕壤
主要分布于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
垦耕后适种马铃薯、玉米、荞子等。
7、紫色土
主要分布于黔北赤水、习水、仁怀一带。
黄壤
1简介
2分类
3剖面形态
4基本性状
5形成
6利用
简介
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等省,为南方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在山地的垂直带谱中,黄壤下部一般是红壤,上部以黄棕壤为多。黄壤的形成包含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两个过程。由于高温多雨、岩石风化强烈,在成土过程中难移动的铁、铝在土壤中相对增多;土壤终年处于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土体中大量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故名。
分类
黄壤
多见于原生植被保存较少,次生栎类灌丛和稀疏马尾松、杉木混交林较多的山地,有机质含量随自然植被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灰化黄壤
多见于海拔较高、森林保存较好、郁闭度较大的地段,有明显的枯枝落叶层,表土呈强酸性,有机质含量达10%以上。
表潜黄壤
多见于亚热带山地的山脊地带,常年云雾弥漫,相对湿度较大,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水分常呈饱和状态而有滞水现象,表层有机质含量达20%左右。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
剖面形态
黄壤的基本发生层仍为腐殖层和铁铝聚积层,其中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乃是其铁铝聚积层,因“黄化”和弱富铝化过程而呈现鲜艳黄色或蜡黄色。其典型剖面形态如下:O层:枯枝落叶层,厚10~20cm左右,受到程度不同的分解。
A层:为暗灰棕( 5YR4/2)至淡黑( 5Y3/1)的富铝化的腐殖质层( Ah),厚10~30cm,具核状或团块状结构,动物活动强烈。AhBs是过渡性亚层。
B层:呈鲜艳黄色或蜡黄色的铁铝聚积层,厚15~60cm,较粘重,块状结构,结构面上有带光泽的胶膜,为黄壤独特土层,用Bsg表征此层特征。
C层:多保留母岩色泽的母质层,色泽混杂不一
基本性状
1.因黄化和弱富铝化过程使土体呈黄色而独具鲜黄铁铝B层;粘粒硅铝率为2.0~ 2.5,硅铁铝率2.0左右;粘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伊利石次之,亦有三水铝石出现;黄壤质地一般较粘重,多粘土、粘壤土。
3.由于中度风化强度淋溶,黄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4.5~5.5。交换性酸以活性铝为主,每百克土4~10cmol(+)kg-1,最高达18cmol(+) kg-1;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低,盐基饱和度小于20%,比红壤低。
4.因湿度大,黄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0~200g kg-1,较红壤高1~2倍,且赘合淋溶较 强,表层以下淀积层亦在10 g kg-1左右;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黄壤质地 粘,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交换量每百克可达20~40cmol(+) kg-1。开垦耕种后表层有机质可急 剧下降至20~30 g kg-1,而盐基饱和度和酸碱度均相应提高。
形成
黄壤的形成包含两个过程: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
富铝化作用指铁、铝在风化壳或土壤中富集的过程,是所有发育于热带、亚热带土壤的共有过程。由于这些地区高温多雨、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在成土过程中硅酸盐矿物以及水溶性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先后受到破坏和淋失,移动困难的铁、铝含量就在土壤中相对增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