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凌云县县城排水专项规划 - 凌云政府网
目录第1章规划总则21.1 规划范围及年限21.2 规划目标21.3 指导思想21.4 规划原则21.5 规划依据21.6 规划思路31.7 规划内容3第2章规划区概况32.1 地理位置32.2 历史沿革32.3 社会经济32.4 自然条件42.5 县城给排水现状情况概述4第3章相关规划概述53.1 《百色市凌云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简析53.2 道路功能分级体系规划6第4章城市雨水规划74.1 雨水排放现状74.2 排涝沟基本情况及内涝分析74.3 防洪概况74.4 规划原则84.5 规划标准84.6 雨水规划94.7 雨水规划建议114.8 雨水系统其他规划要求11第5章城市污水规划115.1 排水现状115.2 规划原则125.3 污水量预测125.4 污水系统规划155.5 污泥处理与处置规划19第6章中水回用规划措施及建议206.1 中水的概述206.2 中水回用的规划建议216.3 推动中水回用的措施22第7章环境保护与安全设计227.1 节能设计227.2 抗震设计227.3 环境保护237.4 安全设计24第8章分期实施计划248.1 雨水系统实施计划248.2 污水系统实施计划24第9章投资估算249.1 编制范围249.2 编制依据249.3 投资估算25第10章促进排水事业健康发展的举措2510.1 节水节能措施2510.2 新材料新工艺2510.3 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监测2510.4 排水系统的有偿使用与收费25第11章规划及运行管理措施2511.1 规划管理措施2611.2 建设管理措施2611.3 运行管理措施26规划总则规划范围及年限本规划编制范围与《百色市凌云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规划范围一致,规划总人口规模为5.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17.86ha。本规划年限为2013—2020年,其中:近期(近期拓展期):2013—2015年;远期(远期成熟期):2016—2020年规划目标凌云县排水专项规划应符合总体规划目标,顺应县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形式的要求,进一步实现和改善城市排水功能、改善水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对排水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近期在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主干管网工程建设的带动下,逐步建立起污水治理法制健全、监督管理有效、体制合理、工艺技术可靠、基础设施完善,适应县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特点、能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和防止内涝的排水系统。远期以提高污水综合治理能力和防洪排涝体系为目标,以水资源整合利用为主线,建成适应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污水治理体系,创造清澈的河渠及创造居民与水和谐的水环境。指导思想凌云县排水专项规划以《百色市凌云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等上层次规划为依据,根据城市建设现状,充分利用现状管道,在对现有规划和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全面的考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全面协调,落实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设施的用地,完善雨水管网和雨水系统设施用地,使得规划具有可实施性。规划将按照国家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集团要求,对污水处理后的尾水去向、污水回收和污泥处置合理安排,科学配置,使得这些存在污染的物质得到妥善的处理处置,校核原有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完善雨水系统,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相平衡。规划原则凌云县排水系统专项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前瞻性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兼顾近、远期发展的衔接关系,规划管网、泵站及污水处理厂规模适当留有余地,为县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实施性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借鉴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城区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兼顾现状和开发建设计划,落实雨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的用地,使排水规划具有可实施性。经济合理性原则合理选择排水体制;对污水处理厂规模、布局及雨、污水系统流域服务范围,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对规划实施进行合理安排。对雨、污水系统工程进行经济分析,在满足环境保护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工程的总造价和经常性运行管理费用,节约投资。使制定的规划更经济、科学、节能。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对水处理对排水管网的影响,以达到节约投资,提高效率。规划依据有关法规和政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订)相关规范、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138-200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6)(2011年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