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和声材料及其序进方式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3年第1期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SOUNDS OF NATURE)左云瑞ZUo YllII—rui 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和声材料及其序进方式 内容提要 本文就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和声语言,研究其在法国印象主义思潮厦象征主义思潮 影响下对和声材料厦其序进方式的革新手段,并将之归纳如下: 一、德彪西和声语汇的基本材料:(一)音阶(调式):1.教会调式,2.五声调式,3. 六全音调式,(=)和弦结构:1.传统三度结构和弦的发展——高叠和弦,2.非传统结 构和弦:(1)四度厦五度和弦,(2)附加音和弦,=、和声序进:1.终止式,2.平行写法, 3.传统三度结构和弦新的序进关系,三、德彪西和声语汇基本材料厦其和声序进的 总特征。 关键词 德彪西 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钢琴音乐 和声材料和声序进方式 虽然人们将德彪西(Debussy,Claude Achille 1862—1918)的音乐笼统地称作“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音乐,事实上,他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在受到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之余,还得到了当时艺术界诸多思潮的启示,尤其是文学上的象征主义。 众所周知,印象主义是当时一个画派的名称。他们的绘画强调物体在一瞬间给人的视觉印象以及在这一瞬间物体及其周围的光与色的变化。他们在作品中,用多变的线条和模糊的色调取代了传统绘画中所要求的清晰的轮廓和明确的色彩关系。象征主义,是由当时法国诗人马拉美等倡导发展起来的。他们不主张在创作中直接表达感情,更不屑于描写客观现实I他们过分重视语言的形式美,把大量注意力都集中在语言本身的音韵起伏上,甚至不惜牺牲语言概念上的清晰。正是在以上两个主要思潮的推动下,德彪西渐渐在他的作品中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个别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最终,形成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印象主义风格。 钢琴曲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是反映他音乐概貌的缩影。钢琴曲中和声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便是我对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构成其和声的材料及其序进方式的分析总结。 一、德彪西和声语汇的基本材料 本文中所说的基本材料包括:音阶(调式)与和弦结构形态。 (一)音阶(调式) 1-教会调式(Church Mode)(民间调式) 德彪西受19世纪末各个民族乐派及俄罗斯音乐的影响,在他的音乐当中大量使用了民问调式,虽然人们从理论上将这些调式往往称为教会调式,但究其实质,它们本身就是民问调式。 收稿日期:2002—04—08 中国分类号:J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30f2003)Ol--0069--08 作者简介:左云瑞(1976--),河南人,山西太学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系在读硕士研究生(山西,030006) 万 方数据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3年第1期 例1 意象集(Ⅱ)(1)透过树叶间的钟声 上例是在主音E上形成的利底亚。 2.五声调式(Pentatonic Mode) 19世纪末在音乐界掀起了一股寻求异国情调,包括将目光投向东方的潮流。德彪西也深受其影响。他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听到加美兰音乐后,对远东地区音乐的兴趣日浓,在吸收了该地区支声对位的织体写法的同时,也运用该地区的民间调式。虽然它们可以用教会调式名之,但其本质则与教会调式不同,以五声为主。在下面这段音乐中,德彪西集中使用了在钢琴上最易得到的一套五声音阶(即黑键系列)作为本曲的一个插部。 例2 前奏曲I.(2)《帆》 3.六奎音调式(Whole——Tone Mode) 成为大小调和声体系中主要支撑点的是属功能,尤其是导音本身对调中心的支持,导音几乎成为大小调体系的灵魂。但是,大多数非大小调的调式音阶,尤其是五声性音乐中,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个音,更不消说依赖它来支持谁。德彪西正是在五声基础上,将无导音这一特征进一步夸张,首创了在十二平均律中全部按全音(大二度)关系排列的人造调式。即八度中六个全音依次连续的六全音调式。在十二平均律中只可得到两套这样的音阶:如果设一套从c开始,另一套则从bD开始。根据等音关系,它们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记谱,视方便而定。德彪西著名的钢琴前奏曲《帆》就是他使用全音阶最典型的例子。该曲除了中间一段五声性插部,其余结构处只用了一套全音阶。 70 万 方数据 左云瑞: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和声材料及其序进方式 例3 前奏曲I.(2)《帆》 在乐曲《欢乐岛》中,作曲家使用了两套全音阶的对置。(见例4) 例4 《欢乐岛》 (二)和弦结构 1.传统三度结构和弦的发展——高叠和弦(Tall chord) 传统三度结构的和弦在德彪西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