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4 化学吸收 - 分离工程
4.4 化学吸收;优点:吸收剂吸收容量大,用量少;吸收率增大,设备投资能耗小。;瞬间反应: ,反应在液膜内某一反应面上完成,而B浓度高,传递速度快,则反应区-气液界面
;中速反应: , A在液膜中边扩散也反应,反应区一直延续到液相主体;4.4.1 化学吸收类型和增强因子;慢速反应 ;4.4.1 化学吸收类型和增强因子;4.4.1 化学吸收类型和增强因子;1、R. W. Rousseau ,J. S. Staton ,张近.化学吸收塔和解吸塔的分析.化学工程,1991,(01)
2、周传光,王纯,丁惠华.新松弛法与流量加和法结合模拟吸收过程.化学工程,1989,(06)
3、周亚夫.多组分吸收计算—SR法[J].化学工程,1984,(6).
4、安亮,全琼,吴重光.面向对象的吸收过程动态仿真建模分析.河南化工,1999,(08);5、王扶明,王晓红,唐继国.单塔物理吸收操作线图解与分析.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6,(03)
6、王丛瑄.新的吸收解吸系统工艺流程探讨.石油和化工设备,2005,(04)
7、王晓红,郑世清,周传光,韩方煜.多θ法用于模拟复杂吸收过程.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7,(01)
8、苗容生,陈静德.吸收过程多θ模型求解的改进[J].化学工程,1992,(5).;
9、马友光,高瑞昶,冯惠生,余国琮.吸收过程的界面传质机理.化学工程,2003,(01)
10、丁锁根.气液反应双膜论吸收速率及计算应用.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0,(03)
11、乔世璋,齐润红.伴有复杂反应气液吸收过程的模拟计算.化学工程,1995,(04)
12、李忠玉,徐松.吸收塔填料层高度的解析计算.化工设计,1998,(05)
;为什么吸收是单向传质,精馏是双向传质?
精馏和吸收过程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来确定每块板的温度分布,为什么?
由吸收因子图来说明当吸收效果不好时能否用增加平衡级的手段提高分离效果?
;1、简述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主要不同点。
2、怎样用简捷法计算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板数。
3、当吸收效果不好时,能否用增加塔板数来提高吸收效率,为什么?
4、精馏有两个关键组分,而吸收只有一个关键组分,为什么?;5、组分的吸收因子是怎样定义的,推导i组分的吸收相平衡方程。
6、叙述用简捷法作吸收过程物料预分布及理论板数的步骤。; 学习本章要掌握有化学反应的吸收过程特点,多组分吸收和解???过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简捷计算方法,以及吸收和解吸过程的单向传质、塔内的流率、浓度和温度分布特点,熟练掌握多组分吸收和解吸的简捷计算方法。;重点:常用吸收-解吸化工生产操作流程。多组分吸收过程分析和简捷计算方法。
难点:有化学反应和热效应的吸收,吸收和解吸流程。多组分吸收、解吸过程计算的平均吸收因子法和有效因子法。;第4章 结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