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2013年7月;一、“职称”的涵义
“职称”在我国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有不同的涵义,涵括了职务、资格、水平、称号等多种意义。
“职称”是我国人事制度不可或缺的,由知识、品德、业绩和能力等要素综合评价发现人才的一项主要制度,其表现的形式和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专业技术职务评价、职业水平评价和职业准入评价等三项制度。
; 二、我国职称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度 特点: 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和职务等级工资制,技术职务根据实际需要和机构编制确定,与工资分配制度紧密联系,技术职务的名称同时作为工资标准等级而存在。(二)停顿阶段(1966年至1976年)(三)恢复阶段(1977年至1984年) 实行的职称制度不仅是职务,并带有技术称号性质。1983年9月暂停职称评定工作。 ;特点:一是职称只是表明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称号,由专家评审确定;二是没有岗位要求和职数限制;三是不与工资待遇挂钩;四是没有任期,一次获得,终身享有。;(四)改革阶段(1985年至2002年) 1985年底,中央书记处讨论,确定职称改革的方向是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以职务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以与当时中央已经确定改等级工资制为职务工资制相适应。 1986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并相应地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 2个重要文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转发了中央职称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报告》;二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国发[1986]27号,这是职称制度的母法) ;主要特点:
一是评聘结合
二是有岗位数量限制
三是要求专业技术要员须具备任职条件和履行岗位职责
四是先由专家评审任职条件,再由行政领导聘任
五是不搞终身制
六是不搞通用制,职务只在本单位有效;1990年5月,职称评聘工作转入制度化轨道(评聘分开试点)。1994年,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制度的要求,建立和推行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五)发展阶段(2003至今) 新理念:2003年,全国召开首次人才工作会议,倡导“四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科学人才观理念。 分类改革启动: 2009年,在山东潍坊、陕西宝鸡和吉林松原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包括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设置正高级职称;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2012年,部署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2010年,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首次颁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6月,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就深化职称改革提出新的任务目标 。; 三、我国今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初步方向 (一)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通过调整功能定位、健全分类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实现科学管理,建立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职称框架体系,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机制,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新型职称制度。;(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具体任务 1.探索构建新的职称框架体系 (1)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社会重大公共利益 的职业,建立以行政许可为基础的专业技术准入评价制度,即职业准入类资格制度。在国家第一批职业资格公告中,共有3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准入类资格,均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设置的。; (2)对社会通用性强、流动性强的职业,建立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制度,即职业水平评价类资格制度。按高、中、初三级设置,评价面向全社会,使用由单位确定,评价结果作为单位使用的基本依据。在国家第一批职业资格公告中,共有26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现行专业技术职务中的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卫生等系列均纳入到了职业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中。 ; (3)对评价和使用、职称和岗位密不可分的职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价制度,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制度。按高、中、初三级设置,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专项培训班通知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doc
- 2012汇算清缴及新申报表系统解析陈卫萍.ppt
- 2013年北京大学教职工“体质健康状况评估与生活方式调查”.doc
- 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doc
- 2014年3份培训工作总结 - 职工培训中心.doc
- 2014年度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科研课题立项指南.doc
- 2014年南方(湖南)口腔医学大会会议安排表 - 汕头市民营口腔医疗协会.doc
- 2014年护士晋级相关规定 -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doc
- 2014年深圳市技能人才信息调研调查问卷(个人版) - 深圳政府在线.doc
- 2014-2016学考真题及变式训练.doc
最近下载
- XXX公司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研讨发言材料.docx VIP
- Python程序设计:Python介绍.pptx VIP
- 2025最高人民检察院北戴河检察技术保障中心招聘社会在职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docx VIP
-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教育培训PPT.pptx
-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乙酸乙酯MSDS.pdf VIP
- 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2025最高人民检察院北戴河检察技术保障中心招聘社会在职人员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阿坝州小金县招聘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水利工程)》真题(含答案).pdf
- 皖2005J112-住宅防火型烟气集中排放系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