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与共生酷玩都空间的社区本位艺术课程bmp-台湾艺术教育网.PDF

串联与共生酷玩都空间的社区本位艺术课程bmp-台湾艺术教育网.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串联与共生酷玩都空间的社区本位艺术课程bmp-台湾艺术教育网

鮮 招 出 師 / T h e U p d a t e d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串聯與共生 酷玩都市空間的社區本位藝術課程 Linking and Collaborating: The Process and Reflection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ommunity-oriented Art Curriculum Yu-Hsiang CHEN 陳育祥 │ 台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美術教師 Wan-Xuan CHEN 陳菀萱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生 回歸教育現場的環境思考 念 ,所以融合伊通街社區的街區特色 ,以及3D 繪圖 設計、學生作品及網路共享平台等內容 。 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藝術教育與環 在這樣的課程中,筆者是以自身學校環境為基 境之間的關係 ,因為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本身 ,也就是 礎 ,也是以都市社區環境 (伊通社區)為標的 ,希望 需要以學習的 「人」為主體 ,而教育的目的是不是能 藉由研究計畫 ,探討以資訊科技融入社區本位藝術課 以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 ,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藝術與 程 ,並分析介入的情形與成效 ,以研究資訊科技輔助 生活之間的關係 ,因為如此 ,環境藝術教育的目的也 的情況下 ,是否能夠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較有效達 是要使學生了解環境與人文間的互動 、藝術與生活環 成課程方案的學習目標 。 境的關聯 (張美智 ,2009 ) 以大方向來說 ,因應未來12 年國民教育的變革 與發展 ,部分高中學校課程也逐漸以學校本身的資 社區本位藝術課程模組 源及社區環境的特色做思考 ,發展未來的特色課程 , 而結合社區取向的教學 ,也是藝術課程過去與未來 以都市社區為實驗場域 思考的一大面向 ,因為結合社區本位的藝術課程本 為了實際研究資訊媒體融入伊通社區本位藝術 是後現代課程的重要課題 ,如Mcfee 主張 「社區取 課程 ,筆者以大同高中高一學生為對象 ,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