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技术指导建议级部分全农村应急
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技术指导建议(市县级部分)
(试行版)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二〇一四年七月
目录
一、概述 3
(一)目的 3
(二)依据 3
二、建设背景及目标 4
(一)建设背景 4
(二)建设目标 4
(三)建设原则 5
(四)总体要求 5
1.基本要求 5
2.总体功能 6
3.总体性能 7
三、框架结构 8
(一)应急广播系统的上下关系 8
(二)技术路线 9
(三)总体架构 10
(四)系统功能 11
四、技术方案 13
(一)管控平台 13
1.县级平台 14
2.乡镇级平台 17
3.村级平台 19
(二)县-乡-村传输系统 20
1.基于有线调频副载波传输 20
2.基于有线双向IP传输 22
3.基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传输 23
(三)村-终端接入系统 25
1.专线功率馈送接入 25
2.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共缆接入 25
3.IP网络接入方式 26
4.多路接入方式 27
(四)国家应急广播系统的对接机制 27
1.与县级应急广播平台/省级应急广播平台的对接 27
2.基于中波的对接 27
(五)应急接收终端 28
1.广播扬声器 28
2.调频副载波音箱(音柱) 29
3.IP音箱(音柱) 29
4.智能终端 30
一、概述
(一)目的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68号)的部署要求,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技术要求,为指导全省各地规范开展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设计、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接口及标准规范另行制定。
(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应急体系十二五规划》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1〕10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68号)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应急广播工程技术方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印发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广发〔2013〕88号)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45号)
GB/T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17901.1
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15770-1995 《广播数据系统(RDS)技术规范》
GY/T169-2001《米波调频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15640-1995 《调音台通用技术条件》
GY/T 69-1989 《广播调制机和广播解调机运行技术指标》
GB/T14198-2012《传声器通用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列表》
GB/T 10114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JGJ/T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J/42-19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二、建设背景、目标及原则
(一)建设背景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省应急广播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在日常社会管理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建成了覆盖“县-乡-村”的农村应急广播,不仅扩大了广播节目覆盖,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还在应对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的救灾抢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专门将其作为今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范畴,要求全省各地全面推进建设。农村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和我省应急广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两年的建设,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要建成以有线为主、中波为辅的两大应急信息覆盖网络,并具备多路应急广播并发能力。
2014年要确保30%力争5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覆盖,到2015年底实现行政村100%全覆盖。建成后与省市县三级应急部门实现联动,重点满足乡镇、行政村两级应急信息发布需求,确保实现全省行政村应急信息发布全天候响应并迅速送达目标地区。
(三)建设原则
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设计、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平战结合。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即可以作为日常对农广播节目发布渠道,同时也是农村应急广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切实做到日常对农广播与应急信息播发相结合。
2.灵活联动农村应急广播与应急广播系统有效衔接,统一联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例8-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PPT
- 使用者端隔离区-逢甲大学资讯工程系研讨室借用.PPT
- 例:②碳环化合物特点.PPT
- 使用者需求产生需求的原因虎科在校学生.PPT
- 校园昆虫-同富国中.PPT
- 供应商社会责任指引.PDF
- 供应商激励管理-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网.PPT
- 侏罗纪木化石在云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生态学意义.PDF
- 例子C—HF发射幛形天线的近电磁场-ITU.DOC
- 使用说明书-深圳美瑞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PDF
- 案例详解数据表p 5538f9f1 ahu.pdf
- 章政策结多项选择题宏观济学chtb.pdf
- 联机教程建议先看一下.pdf
- 安康市汉滨区电缆线路整治查修工程.pdf
- 文稿教程说明mtz0 xx swahili ab initio paper 1 sl markscheme.pdf
- 免疫分析法质量要求.pdf
- review question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循环系统复习题.pdf
- sfc上影城百联滨江店.pptx
- sigma-sml共7 aldrich安全数据表.pdf
- 学习draw conclusions 2 process activity得出结论过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