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冉绍尔—汤森效应物理系0519055蒋东贤论文摘要在经典物理中
冉绍尔—汤森效应
物理系 0519055 蒋东贤
论文摘要 在经典物理中,原子的散射截面是固定的,但当电子能量较高时,氩原子的截面散射截面随着电子能量的降低而增大;当电子能量小于十几个电子伏特后,发现散射截面却随着电子的能量的降低而迅速减小,即冉绍尔—汤森效应。本文给出这样的实验结果,以及粗浅的解释。
关键词 冉绍尔—汤森效应 散射截面 量子解释
引言 1921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冉绍尔在研究中发现:电子与氩原子的碰撞截面的大小与电子的运动速度有关。与此同时,1922年,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J.S.汤森也发现电子的自由程与其运动速度有关。这与经典式相违背的。在经典物理中,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现象,因为散射截面应是一个原子的固有属性,仅与这一原子是什么原子有关。因此,必须用量子理论来解释。
实验理论与结果
1.散射截面
设A粒子随即分布在一个很薄的平面上,单位面积上平均有n个粒子。当粒子B垂直入射到这一平面层,它可能通过与A粒子相互作用而离开入射束。若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则可得散射截面:
把B粒子想象成为一个面积为σ的圆盘,圆盘垂直于入射的A粒子束,当一个A粒子随机地射向面积为S的上述极薄平面层时,则射中圆盘的概率P为B粒子的圆盘的总面积(=nSσ)与S的比值,即
若粒子层并不是一个薄平面,而是有一定厚度的,则可以想象成是若干戈薄层的叠加。假定在面密度n1的薄层后有一面密度n2的另一薄层,则一个B粒子穿越这两个薄层的概率为
因此有
式中的K可算出
即
经过路程x而散射的概率:
经典物理中,粒子的平均自由程:
即粒子的平均自由程等于总散射截面的倒数,这时有
2.测量原理
右图是测量气体原子总散射截面的电原理图,当加热灯丝后,就有电子自阴极逸出,设阴极电流为Ik,电子在板极电位的加速下,有一部分电子在到达栅极之前,为屏蔽极接受,形成电流Is1;有一部分则穿越S上的矩阵孔,形成电流I0。由于S的矩形孔与板极P之间是一个等势空间,所以电子穿越矩形孔后就以恒速运动,受到气体原子散射的电子则到达屏蔽极,形成散射电流Is2;而未受散射的电子则到达板极,形成透射电流(板流)Ip
电子在等势区内的散射概率为:
为几何因子,与管子的几何结构及所用的加速电压、阴极电流有关。
把充气闸流管的管端部分浸到温度为77K的液氮中,使管内的气体冻结。在这种低温状态下,气体原子的密度很小,对电子的散射可忽略不计,几何因子 因此有:
为总有效截面,用Q表示:
3.实验电路图
据上所述,实验要在两个温度下进行测量,一个是常温,另一个则是77K的液氦温度下。
以下为实验线路图:
在实验开始前,要调节Ec,使Is与Ip在Ea增大时同时出现电流。而且低温与常温的测量中,Ef是不同的,须调节Ef使
4.实验结果
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可以看到,在0~0.75,单调减小,在0.75~3.75左右呈现类似于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3.0左右达到最高点。在图中,情况与Ps相似,几乎一样。(图中为)
量子理论分析
如果把惰性气体的势场看成是一个三维方势阱,则可以定性地说明冉绍尔曲线的形状。三维方势阱由下式表示
(1)
由于只与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角度无关,所以为中心力场。对于中心力场,波函数可以表示为具有不同角动量的各入射波与出射波的相干叠加。对于每一个——称为一个分波,中心力场的作用是使它的径向部分产生一个相移,而总散射截面为:
(2)
计算总散射截面的问题归结为计算各分波的相移。可以通过解径向方程:
(3)
求出
(4)
其中 (5)
对于低能的情况,即时,高分波的贡献很小,可以只计算的分波的相移。此时式(1)变为:
()
,当时,,这就是说,当的分波过零而高分波的截面,,…又非常小时,总散射截面就可能显示出一个极小值。另一方面,解时的方程(4)可以得到的条件为:
(7)
其中。由此可见,调整势阱参数V0和,可以使入射粒子能量为1eV时散射截面出现一个极小值,即出现共振透射现象。而当能量逐渐增大时,高分波的贡献便成为不可忽略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解时的方程(4)。各分波相移的总和使值不再出现类似一维情形的周期下降,这样三维方势阱模型定性的说明了冉绍尔曲线。
致谢 感谢实验老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复旦大学物理系给了我这样的实验机会,以及与我一起合作的同伴。
参考资料 《近代物理实验》课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建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论文数据库.PDF
- 模型估算半磁半导体富啼i容液蒸汽压-上海大学学报.PDF
- 关于举办环形等离子体物理试验专题讲座的通知-四川大学原子核.PDF
- 关于做好我第四批全国文明单位推荐工作第DG批全国文明单位推荐.DOC
- 关于做好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苏州商务局.DOC
- 关于公司2012年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鉴证报告-光线传媒.DOC
- 关于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研究项目建议修改稿-DPU.DOC
- 关于做好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理科试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通知.DOC
- 模拟月壤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地质科技情报-中国地质大学.PDF
- 模拟月壤颗粒形状特征及其对抗剪强度影响分析-Journalof.PDF
最近下载
- 肺部感染的护理PPT.pptx
- 《义乌购案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制造型企业运作体系(31).ppt VIP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通用8篇).pdf
- 2025初三英语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无关幸福》(猎人同人,西索与伊尔米。很经典的同人文) 作者SEMON_(宝典指南).pdf
- 2024届高考英语专题复习读后续写语篇训练 第三节 人与自然(语篇训练)四、自然灾害.pptx VIP
-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中《朗读者》解读.docx
- 夢と色でできている(Full)的乐谱的乐谱.pdf VIP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三大主题意境十大经典话题精选荟萃:01:个人成长篇(人与自我).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