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骈文之初祖〈谏逐客书〉
答:第四段又分正、反兩節來論述:「反」的一節,自「臣聞地廣者粟多」至「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止,指明古代帝王「兼收」以獲取益處,才是跨海內、制諸侯之術,再從反面見出「逐客之過」。 「正」的一節,自「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至「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止,說明客既被逐,必爭為敵國所用,資為抗秦之具,又從正面表出「逐客之過」。 二、本文第三段文辭華美,且條理清晰、層層漸進。請問本段從哪些事物來烘托人才的重要? 答: 在講了客卿對秦國有利後,照理下文應當轉入正題,論證逐客的錯誤;可是作者在第三段裡卻筆鋒一轉,設了許多比喻,用來說明秦王對不是秦國產的物品十分喜愛,對人卻持另一種態度是不對的。此段用許多事物來比喻說明人才的重要。 1.以珠寶等物為喻,設問作結:這些東西一樣也不是秦國出產的,但陛下卻很喜歡。這裡只提出問題,不立即作答,但不答自明,顯得耐人尋味。 答: 2.以玩好、美女為喻,進行推論:如果一定要秦國出產的東西才能用,那麼夜間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鄭國和衛國的美女、駃騠這種珍貴的駿馬、江南的金錫、西蜀的繪畫原料,秦國都不應當占有和使用。這一層同前一層不同,是從反面說,把「必秦國之所生而後可」的嚴重危害說得很透闢,更顯出非秦國所出的寶物不可或缺。 答: 3.以音樂為喻,進行對比:敲瓦器、彈秦箏,拍打大腿,嗚嗚呀呀地唱歌,這是秦國的音樂;鄭國、衛國的民間地方音樂,虞、舜時的韶、虞,周武王時的武、象都是別國的音樂。現在你拋棄秦國的音樂,而用別國的音樂,這不就是為了痛快於當是,看了舒服罷了。這回答近接上文,遠承第一層的設問,可說是對前三層的小結,歸納了秦國對物取捨的標準,為下文轉入正題作了很好的鋪墊。 答:4.以人和物作比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這樣看來,你所看重的只是聲色珍寶,所輕視的是人才。 這絕不是用來統一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這裡以成就統一大業作為出發點,說明重物輕人,驅逐外來人才的錯誤,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種撼動人心的力量。 這段設喻豐富多樣,寫法靈活多變,運筆酣暢淋漓,為全文最精彩部分,前人對此極為稱譽。宋代李塗說:「中間論物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獨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反覆議論,痛快!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義) 三、對於出生楚國的李斯為秦國獻策、效力,以併吞包括楚國在內的各個國家,你對這種做法有何感想? 答: 春秋、戰國時代「楚才晉用」是很普遍的現象,孔子汲汲奔走於各國朝堂,不也是推行其道?子夏為魏文侯作顧問,推薦不少外國人,使魏國大盛。本課也一再舉例證明:秦得外國人才的好處。總之,在那個時代,各國強盛,最大目的不就是在吞併其他國家?李斯獻策滅六國,恐不可能放過楚國。但要考慮的是,李斯會不會帶著秦兵壓制蹂躪楚國?又新統治者如何對待被征服的國家及人民,這才是最要緊的事。魯仲連說:「若秦為帝天下,他就蹈東海而死,不願為秦之民,就是害怕秦的暴政啊!」 秦始皇 補充教材 相關名句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諫逐客書〉) 國有三不祥: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晏子春秋?諫下》) 無求備於一人。《論語?微子》 任人之道,要在不疑。 (歐陽脩〈論任人之體不可疑札子〉) 收羅英雄,棄瑕錄用。《三國志?魏書?袁紹傳》 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掩其所短。(吳兢〈貞觀政要〉) 君子之於人才,無所不取。(韓愈〈上宰相書〉) 取士之方,必求其實;用人之術,當盡其材。(歐陽脩〈詳定貢舉條狀〉)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好站連結 秦始皇 古雅臺語人-李斯 司馬遷和史記 古雅臺語人-史記 漢代散文 秦始皇/0105/html/a09/0105a09.html 古雅臺語人-李斯 .tw/~huanyin/anfa/l/anfa_leeshi.htm 司馬遷和史記 /C-Lit/Han3.cfm 古雅臺語人-史記 .tw/~huanyin/anfa_shi_chi.htm 漢代散文 .tw/big5/content/2003-02/17/content_21363.htm 業諸侯:使諸侯成就功業。業,此處作動詞用。 藉寇兵而齎盜糧:指將兵器借助敵寇,把糧食送給盜賊。藉,通「借」。齎,音 ㄐㄧ,贈送。 益讎:增加仇敵的力量。讎,音 ㄔㄡˊ,同「仇」。 深度鑑賞 本文特色 段落大意 寫作技巧 辭采豐富,文思橫溢,寫作技巧出色-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 擺事實設比喻重鋪敘,用辭有力,說理透徹 結構曲折多變,又嚴謹有序 多用排比和對偶句造成文章奔放的氣勢。語言形式整齊錯落,音節抑揚頓挫,使全文增強了溜溜不絕,雄放不羈的氣勢 本文特色 第一段:這篇文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