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题赏析与教学感悟
考题赏析与教学体会 成都八中 彭 勇 一.力电磁板块双基为本,强化典型 (08四川)20.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A.0.6小时 B.1.6小时 C.4.0小时 D.24小时 (2006四川、23)荡秋千是大家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将来的某一天,同学们也许会在其它星球上享受荡秋千的乐趣。假设你当时所在星球的质量是M、半径为R,可将人视为质点,秋千质量不计、摆长不变、摆角小于90°,万有引力常量为G。那么, (1)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星等于多少? (2)若经过最低位置的速度为v0,你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007四川、23)如图所示,P、Q为水平面内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长直导轨,间距为L1,处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的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ef垂直于P、Q 放在导轨上,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为 m、每边电阻均为r、边长为L2的正方形金属框 abcd 置于竖直平面内,两顶点 a、b通过细导线与导轨相连,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的匀强磁场垂直金属框向里,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 a、b 点的作用力。 ( 1 )通过 ab 边的电流Iab是多大? ( 2 )导体杆 ef 的运动速度v是多大? (2008四川、23 ) 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 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二.边缘板块定期检测,巧妙归纳 1.将知识纲要化问题化,让学生按纲记忆,按问自查。 如:光学 1.光是什么?哪些现象证明光有波动性?光的波动说有哪些代表人物?哪些现象证明光有粒子性?光的粒子说有哪些代表人物? 2.什么是光的干涉?在什么条件下光会发生干涉? 3.谁首先在实验室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是怎样的?他怎样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单色光和白光的干涉条纹各是怎样的?哪个区域是干涉区域?在屏上哪儿是亮条纹?哪儿是暗条纹? 4. 双缝干涉条纹的宽度与哪些量有关?什么关系? 5.什么是薄膜干涉?在薄膜干涉现象中,是哪两列光波发生干涉? 6.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薄膜干涉? 7.什么是增透膜?它能使什么色光增透?为什么要使这种色光增透?技术上怎样使这种光增透?增透膜厚度多大? 如:分子力变化和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势能变化问题可用两个图突破 如:封闭容器气体状态及内能变化问题可借以下关系图简明分析 3.采取表格或线条式,使知识尽量条理规律化,方便学生记忆运用 如: 我们的资料都有不少类似的归纳,只是分单章分节,后期复习我们可以集中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三.重点问题情景变换,异中求同 1.情景变换,渐进加深。 2.异中求同,把握核心 4.综合难题化整为零 “巧搭阶梯” 平板车模型系列分析 5.易错问题“预设陷阱”,及时纠错 1.预设陷阱 2.变化题形,掉入陷阱 3.及时巩固,形成正确认知 谢 谢! 动量与能量问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是历年高考及诊断考试的热门题材,如何有效突破呢? V0 m M m M V0 V0 m M V V0 m M V0 m M 子弹打木块 等效模型: 速度相同时 情景加深,二者速度相反 最远时;相对静止时 碰墙,反向运动 碰墙后动量守恒 M<m 多次碰撞;能量最终损失为摩生热,停下 经常有学生过失性失分,令人扼腕痛惜!究其原因,一方面马虎不细致,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不牢容易受干扰,老是掉入题目所设陷阱中。 我们不断告诫,总有学生不长记性;如何让学生警醒呢?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度预设陷阱,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 简析:开始时力最小,物体与盘脱离及以后力最大 而脱离时弹簧恢复原长,教师特意说明,制造陷阱。 由于托盘有质量,此时分离弹簧未恢复原长! * * (08年四川)1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虽然是纯力学问题,但知识点考查面广,而细分每个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不大,关键看学生的知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