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渡时期.ppt
* 专题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过渡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十年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1976年粉碎“四人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今 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实质: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考点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基本要求: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了解中共八大的召开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概况和后果;了解“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 发展要求: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一、奠定基础: 2、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 主要措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和稳定物价等 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3——1957年): (1)条件: A.政权巩固,经济恢复;B.苏联的援助 (2)指导思想: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造”) (3)实施: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巩固政权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3——1957年): (1)条件: (2)指导思想: (3)实施: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A.基本任务: “一化”: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三改”: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急于要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防实力;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 C.成就: 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供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遗留了许多问题。 内容: ①农业: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政策,公私合营方式 意义: 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评价: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 4、调整国民经济的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 三、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一)正确决策: 1、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从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中共八大(1956):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背景: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4、调整国民经济的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 (1)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严重破坏 (2)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意义:1962年起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调整任务完成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经济建设要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 (二)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大跃进”(1958):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后果: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