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拷问“城市的良心” 直击地下排水系统
拷问“城市的良心” 直击地下排水系统
关于广州市地下排水系统问题调查与分析
调查小组组长:黄玉纯 学号:201102014117
调查小组成员:童汝琪 学号:201102014116
调查小组成员:尹丽华 学号:201102014118
调查小组成员:朱健儿 学号:201102014119
调查小组成员:邓丽虹 学号:201102014120
调查小组成员:陈扬扬 学号:201102014121
执 笔 者:黄玉纯 学号:201102014117
内容摘要:近,南方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给南方许多城市造成极大的“压力”,没有哪座城市像广州一样,在近些年如此频繁地因为水灾而备受关注。广州城区遭受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内涝灾害全市共发生内涝点118个,其中89处为新增内涝点,44处严重水浸暴露了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也让一度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浮出水面。城市内涝城市排水系统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这首歌谣在广东传诵已久,这一当地古老童谣形象地描绘出了广州雨季的情景。近三年来在广州的最大降雨量分别是:1小时155毫米、3小时215毫米、24小时319毫米。广州投入累计1.5亿元,全面解决全市73项水浸街改造项目,其中有增大排水管口直径、扩大蓄水池面积等,如今却经不起考验从2008年全市200多个水浸点,到去年80个水浸点,广州城市内涝治理的力度不可谓不大,成效不可谓不高。广州水浸顽疾为何难治愈?于是对情况以及的问题做调查内容广州城的排水系统依自然地势建造。早在西汉时期,广州即拥有了水系枢纽工程,其材料的选择、技术线路的处理、总体布局均具备了现代水闸的雏形。其时,广州城的水系设施已较为发达。到了宋代,形成了六脉渠和护城濠两大系统,城内雨水、污水由街道小沟流入六条干渠,然后排出河涌,城外的则排出护城濠,再流入珠江,使城内无水患之忧。专家曾评价称,六脉渠对广州的贡献不亚于都江堰。
新中国成立前,因城市道路建设,六脉渠被改建为马路渠,将流入脉渠的各个街渠接入大渠,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州市政府曾对六脉渠进行了全面清疏,1952年起,结合城市建设,逐步对六脉渠进行改造,并以新建马路干渠替代。从建国后至上个世纪90年代,广州市的排水系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广州市中心两千年来均未发生过改变,排水系统围绕着市中心,逐渐扩大,汇成网络,依自然地势形成了由总干渠、马路渠、内街渠三部分组成的市内排水系统。排水管网收集雨污水后排入马路渠或内街渠,再流入总干渠,最终汇入珠江。在广州不为人知的地面之下,埋藏着问题的答案——一张由无数根直径数十厘米和少部分直径超过一米的混凝土管道组成的排水管网深埋其中,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这张日益庞大的管网的设计排水标准跟大多数国内城市一样,沿用着“老城区一至两年一遇,新城区三年一遇”的前苏联模式。在面目模糊不清的“城市化”的召唤下,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城市地面上的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现代化,但具有良好渗水功能的农田绿地也越来越多地被抹上水泥铺上石板,城市天然的排水帮手——河涌沟渠也越来越窄、淤泥也越积越高。城市管理者憧憬着城市化美好前景的脑海中,地下排水管网总是被掉以轻心根据建设部与国家质监总局2006年联合发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从“半年一遇”到“三年一遇”的标准。而广州市排水系统则采用了“一年一遇”的标准。水浸之后,广州市立即做出调整,将“一年一遇”提升至“五年一遇”。“国外是先做排水系统,再搞地面建设,我们恰好是反过来的。”广东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李志指出,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规划脱节。传统城市化路径下的粗放管理、粗放建设已经难以为继,这一点在广州城市内涝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广州,必须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模式上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实际上,近几年来,广州对城市内涝的治理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2008年市排水中心刚成立时,水浸黑点名单一共200多个;到2011年,全市水浸点缩减为80个,其中大部分水浸点全年只发生过1—2次水浸。每年汛期过后,排水中心会同各区对水浸点原因进行分析,并安排改造措施。
除了动用工程切除“水浸”毒瘤,广州市近年来城市防洪排涝抢险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今年广州市一级排水抢险队伍又增加了两支,使得实际抢险队伍总数达到6支,抢险人员扩充到2300人。此外,全市各区还分别成立了抢险队伍。在建水浸点改造工程在建水浸点改造工程越秀区寺右二横路东段排水改造工程新建管道总长388m登峰街清水塘片区排水改造工程(一期)新建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