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做合一--新.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做合一--新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 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求真,他所追求的与他所做的保持着高度一致,他所思想的与他所实际生活的保持着高度贯通,他的生活中的点滴无不蕴透着他的思想的光华。 “教学做合一”的意涵 与应用价值探讨 着重初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即它是怎么产生、发展的? 2、这个思想究竟在讲什么呢?即它的内涵是什么? 3、你真的理解这个思想吗?即关于它的一些疑问你能回答吗?你自己还有哪些疑问呢? 4、为什么我们先探讨这个思想呢?即它在“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什么定位呢?(理解了以后才能回答) 5、我们学校为什么现在还以“教学做合一”为校训呢?即它的当代价值如何呢?又如何真正的践行呢? 引言:陶行知当年遇到的问题与追求目标: 总的问题:教育太死,乡村教育太死 总的目标:为活的(乡村)教育找到活的方法 ——这实际构成了“教学做合一”思想提出的初衷 一、共同探讨的基础:应可取得的三个基于事实的经验共识 1、大家的学习经验 2、陶行知的探索历程 3、陶行知在晓庄的“教学做合一”实践的具体状况 1、对大家学习经验的追问: 到目前为止,你自己有哪些学习经验?有什么感言体会?你认为怎样才更有动力?怎样学习才最有成效? 或转化为这样的问题: 1)你愿意做书呆子吗?显而易见,那你在做书呆子吗?怎样才能不做呢? 2)社会上这几年为什么有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呢?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社会脱节,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需要大概是重要原因。那怎么改变呢?难道要社会适应学校吗?用人单位适应毕业生吗? 3)我的同样的一门课“学校管理学”,在05级上主要以介绍理论为主,大家兴趣不大,在04级上主要结合当今学校现实分析,学生参与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2、陶行知探索的历程 二、基于三个事实的涵义探析 1、1917年时及其后的思想基础分析 ——对“知行关系”有怎样的理解? 对1912年改名“知行”以来的王守仁“知行并进”学说的反思,改变对其中“行含于知”的“行”的观念,打上实践的烙印,事实上给出了全新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解,到1934年干脆改名“行知”,而到1935年进一步以“行知行”的“生活教育”栏目名及自创汉字为书信落款,反映了其已发展到“行知行”层次,为“教学做合一”突破唯心观指明了道路。(教科书:127页) ——从杜威那儿继承了什么? 至少包括: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关注“经验”(但有唯物的改造与对个体的扩展);重视“实验”、“试验”(经验是面向未来的);重视探究模式(对“设计教学法”的五步思维的增添);重视儿童自身的活动(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但有对“做中学”的汲取与发展) 思想的母亲.教科书160页 2、思想的拐点,涵义的追寻 1)从“教授法”到“教学法”:(1917年提出,1919年达成) 反对教授法——《糊涂的先生》(课件,理论书95页) 提倡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到“教学合一”:(1919年,111页) 反对用教代替学,反对“教校”,反对“教学分离”,主张 “教学生学”( 教方法:金手指故事)、“据学而教”、“先学后教”。 3)到“教学做合一”之名(1922年,118页) 在《活的教育》(22页)中提出如何追求活的教育时涉及到了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具体描述(最早在1918年提及),将两者的联结当作了问题,同年他给出了答案:教法据学法,学法据做法。 4)到“教学做合一”之实(1925年):打通“教学合一”与“学做合一”:先生更要教学生行。 5)“教学做合一”系统化(1926,《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231页):教什么?怎样教?教谁?谁教? 6)“教学做合一”实践化:成为晓庄的校训(1927年) 突出了“是一件事”、“真教实学”等关系与标准的明确。(反对“离婚、分家”) 7)“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化(1929年开始) ——细化了教学做间的关系: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都是做的工具:破除两个误解) ——突出了“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是教育的中心,是立足点,特殊定义是“在劳力上劳心”(真正的做的标准:手到心到,手脑相长——“视频:人生两个宝歌”),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可称呼为“做学教”119页1927年提出) 到此都主要呈现出教学论的特征 ——突出了“事”:教学做的公共中心。 从此呈现出德育论的特征:事,生活中事,做事中做人,解决人生(观)问题。 由此,构成了完整的生活教育方法论,并推动了“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化,找到了生活与教育间的通道(即事),使对教与学的讨论由“做”进入实践领域,而由“事”进入生活领域。 事的变迁:实际生活、日常生活——大众生活、民众生活:使生活教育成为实际生活、民众生活的教育,成为“下层建筑”,成为人民教育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