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理论问题研究-数字图书馆论坛
探索与交流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理论问题研究*
1,2 2
经渊 ,郑建明
(1.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杭州310018 ;2.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摘要:本文论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在梳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公
共信息服务等命题的理论脉络基础上,对城镇公共信息服务与数字城市、移动城市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的战略规划、实现路径及服务架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公共信息服务;一体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DOI :10.3772/j .issn .1673-2286.2017.04.008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他设施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这两类区域
[1]
化四化协同发展,是党十八大提出的重大举措,也是当 以外被称为乡 。在此基础上,根据常住人口数量对城
今时代的关键抉择。经过不懈发展,我国城镇化率已从 区进行二次分类,如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区构成小
[2]
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升到超过平均水平,城市信息 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 。
化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对数字城市、无线城 理论界目前普遍认同塞尔达是最早使用“城镇化”
市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日益深入,城镇信息服务的质量 概念的学者,他于1867年在《城镇化基本理论》首次用
明显提升。但“重硬件、轻服务”仍是各自城镇公共信 “城镇化”来描述从乡村向城市的发展过程。我国长
息服务的通病,从服务城市居民视角出发,我国对新型 期以来都以农业为主,城市数量和规模有限,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 步伐较缓,相关理念形成较晚。明清时期,我国缓慢进
前期探索阶段,相关理论体系构建尚未完成。 入现代化城镇发展轨道,但现代以来的内忧外患打断
了城镇化步伐。据统计,我国城镇人口至改革开放初期
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仅占总人口的17.6%[3] 。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势头迅
猛,乡村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截至20 02年城
城镇化是一个中国化的社会学命题。不少国家将 镇化率已达37.7% ,2015年年底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到
[4]
乡村以外的人口聚居地统一称为城市,由于我国的特殊 56.1%,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
国情,城镇的概念比城市更宽泛。如果从黄帝“为五城 改革开放初期,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照搬西
十二楼”起计,我国城镇化已有5 000年历史,其后逐步 方城市化模式将导致我国农村破产、社会动荡,必须使
出现郡县、草市、镇戍等各种城镇形态。清朝时期规定 农民在原地转为工人,即“小城镇、大问题”的观点。该
县治所在地为城,县以下人口超过5万人的为镇。在我 学术观点被国家决策层所接受。1998年,我国提出发展
国现行规定中,城镇范围涵盖城区和镇区两类区域,其 小城镇是带动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2000年,正式使
中城区指在市、区级政府驻地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 用“城镇化”概念,提出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
其他设施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指在 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2002年,党的十六大
城区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老师都说好!n.ppt
-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对策-苏州网上教师学校.ppt
- 新课程的评价问题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当前-学业评价-新思考.ppt
- 新进人员安全卫生教育-国立中央大学.ppt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饶平县汫洲中学.doc
-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克拉玛依教育局.ppt
- 新金融资本家——kohlbergkravisroberts与公司的价值创造.pdf
- 新课纲课程施行之教学历程~以在地化课程实践为例.pdf
- 新課標下體育教師開展健康教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二運動實踐滲透.ppt
-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涉日舆情分析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