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水肿肾综
3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3.1激素副作用: ¥ 脂肪代谢障碍:柯兴氏征 ¥ 蛋白质代谢紊乱:肌萎缩或伤口愈合不良 ¥ 糖代谢紊乱:糖尿病 ¥ 高血压 ¥ 钙吸收不良致骨质疏松 ¥ 胃肠道溃疡,甚穿孔 ¥ 神经、精神症状:兴奋、易怒、睡眠不宁、癫痫 ¥ 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 对抗生长激素 ¥ 升高白血球 ¥ 抑制肾上腺皮质 柯兴氏征 * * 肾病综合征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许尤佳 目的要求: 1.了解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 2.熟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脾虚湿困型证治。 3.掌握定义、诊断要点及脾肾阳虚型证治。 重点:定义、诊断要点、脾虚湿困型证治及激素的使用。 难点:对“三高一低”的理解及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 、概述: 定义:肾综是指以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俗称“三高一低”)。 (二)发病情况: 1.本病属中医“阴水”范畴。阴水为儿科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它与阳水合称为小儿水肿。 2.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3.年龄与性别:3-8岁,男女比例约为1.5-4︰1。 4.预后:本病疗程长,临床多为虚证的表现,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差。 (三)祖国医学认识: 1. 祖国医学对小儿水肿的描述很多,有风水、正水、涌水、石水等,到金元时代,名医朱丹溪才首次把小儿水肿分为阳水与阴水两大类。金元以前对小儿水肿的诸多描述中,以正水、石水的表现与阴水类似。 2.病因:有内因与外因两方面。 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身体虚弱,肺、脾、肾三赃虚损,功能失调。 外因——风邪、湿毒侵袭,诱发本病。 外因是诱发因素,内因是发病根本条件。 肺 脾 肾 感 受 外 邪 肺失宣肃 脾失运化 肾失气化 水液泛溢 而为肿 3.病机: (四)西医认识: 1. 肾病综合征为现代医学名称 2.分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及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先天性:1岁以下,隐性遗传疾病。 继发性:多继发于某些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等,它约占小儿肾综的2—4%。 原发性:也称特发性。 3.本节所重点介绍的是原发性肾综。此型约占小儿肾综的85—95%。 3-1.临床分型:把本病分为单纯型与肾炎型,或是从病理角度分为微小病变型与非微小病变两大类。 3-2.病因病理:迄今对其发病机理认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蛋白尿起因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化学或结构改变 3-3.预后:一般来说,单纯型肾综对药物敏感度高,疗效好,预后佳;肾炎型肾综对药物敏感度比较低,临床反复性大,预后较差。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与体征:全身明显浮肿,呈凹陷性,腰以下肿甚,皮肤苍白,甚则出现胸水,腹水,脉沉无力。 2. 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二、诊断 (二)辅助检查 1. 尿常规:以大量蛋白尿为主,PRO(3+—4+),可有RBC、WBC等。 2. 尿蛋白定量大于0.05g/Kg/d。 3. 血浆总蛋白量下降,白蛋白小于30g/kg/d,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例置。 4. 血清胆固醇升高,常大于5.98mmol/L。 三、鉴别诊断 与阳水鉴别,还有营养性、心性、肝性水肿等。 四、辨证施治 (一) 辨证要点 1. 辨正虚性质:根据临床表现,常证有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三型,即为气虚、阳虚、阴虚三方面。临证时首先辨明上述虚证偏重。 (一) 辨证要点 2. 重视血瘀表现:本证病程长,关键为本虚。久病入络,气虚则血瘀,故本证常表现出面色晦暗,口唇紫暗,舌质紫暗等血瘀症状,故治当有所兼顾。 (一) 辨证要点 3. 辨邪实:邪实指水肿明显或兼有标证(外感、水湿、湿热、血瘀等),邪实症重者当以治标为先。 (二) 治疗法则 本证性质属虚,治以扶正祛邪,健脾宣肺,通阳利水为法。治疗过程若复感外邪,治当按“急则治其标”原则而先治之,外邪去方治其本。出现危重变证时,宜审因立法,组织抢救。 (三) 分型用药 A.本证 1. 肺脾气虚 主症:面色苍白,神疲肢冷,疲倦乏力,肢体浮肿,尿少便溏,舌淡红、苔白浊或黄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利水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2. 脾肾阳虚 主症:全身明显浮肿,以腰腹以下为甚,以指压深陷难起,常伴有胸水与腹水,形寒肢冷,精神不振,面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