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康胜夫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
康勝夫
康寧大學 行銷管理學系
709臺南市安南區安中路五段188號
E-mail:sfkang@mail.leader.edu.tw
摘 要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在台灣是一個被普遍關注的議題。許多台灣社會的不平衡現象,作者認為可以歸因於科技與人文的對話沒有能發揮到應用的效果的結果。本文針對此主題提出討論;從現象的分析;問題的癥結探討;到一些可行的改善方案的構想和建言。最後以對教育工作者,管理者的期許,俾促成科技與人文的良性互動,及可能達到的境界為願景作結語。
關鍵詞:科技,人文,對話
壹、緒論
因為有感於時下的現狀,「科技與人文的對話」成為一個被大家關注的問題。但這個議題在台灣特別受矚目應該有它的特殊原因,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現象並不一定是泛世界性的。在許多其他社會裡,例如歐美國家所給人的印象,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就因時因地自然而然的在進行中的。
在台灣的社會,「科技發展」被許多人認為是未來的經濟趨向;因而除了已經存在的大學外,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在教育部的認可下於各地紛紛設立,也反映了多數一般人的選擇。政府也以成就一個科技化而環境無污染的『綠色矽島』國家為將來的理想。
但所謂「科技」的被普遍認定和企業界的積極投入,卻同時發生和它的發展相關的負面問題,最明顯的,如環境的污染和被破壞,嚴重的影響人生活的品質甚至於健康。使人感覺到,是否在「科技」的迅速發展中,人文方面的考量被忽略,而導致不平衡的結果。
其實科技的發展是為要謀求改善人的生活,提供更方便,更有效率的生活工具,使人的生活品質更提昇,更自由。「科技」可以視為利用「自然科學」所研究瞭解的現象,應用於製造可利用於人之日常生活之需要的技藝。
同時「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不斷的相互影響,使人的生活型態和方式因科技而改變,進而也影響了人的思維,情緒、價值觀等等。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一些生活方便上的改善,使人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追求人文和精神上的需要。人文意識的研究和發展在「科技」發達的社會中有它的必要和重要性。
其次,對於許多的國家,科技亦和國防密切結合。國防是一個國家為保有她的主權、生活方式、自由與權益等的自衛力量,攸關一個國家社會的人文精神的自由發展與存亡的問題。一個國家科技的實力也可以成為國際間互動的籌碼,在外交(國際人文)上發揮槓桿作用(leverage)。
台灣每四年召開一次,為擬定新的科技政策的全國科技會議,最近一次是在2001年一月中召開,已是第六次。在「永續發展與民生福祉」的議題中亦有「科技與人文」的子題。是由文建會與國家科學委員會主辦。而在第五、六兩次會議中亦決議推動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及一些相關的研究方向。可見科技與人文的互動已受一般性的關切。
科技與人文的對話的最終目標是兩者之間發生良性的影響。同時我們可以意識到人文的問題不只是學術研究的問題也是人心和行為的問題。
貳、問題的癥結和現象
因為台灣的特殊歷史和政治環境,自由而有深度的人文領域的研究和發展曾經被限制或另有用意的引導。反之,理工和科技的探索和應用被容許有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這種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發展趨向的延續,甚至使今日台灣的青年學生,在多次的理工、數學的國際比賽和調查評鑑中名列前矛;但我們的人文領域方面不論是精神的或實質性的發展在世界上的貢獻仍有待我們的繼續思考,反省,挖掘和整理。這種不平衡的現象所造成的結果,我們現在仍受其影響。
當台灣社會開始自由化以後,經濟的發展的取向已經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成為大多數社會大眾繼續追逐的目標。國家的政策和規劃,包括教育的制度,如果能迎合這樣的前提,也都能獲得一般的贊同和支持。
因為如此,科技的發展在缺乏有前瞻性、善導性,相關人文領域的規劃和制度的引導下,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功能甚至於產生嚴重的不良效果。這樣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的相關因素,以致於台灣的社會正面對一些嚴重的問題。有幾個較突顯的,我們可以逐一討論之:
一、純以營利為導向
在其他發展管道被窒息或缺乏有效鼓勵的情形下,營利(財富的積集)成為大多數人考量的重點,而人文精神的考量被普遍的忽略。既然一切概以金錢盈利為考量,「成本效益」的觀念被不當的曲解而單純的極端化。例如,人人希望以最小的成本賺取最大的利潤,而忽略品質上的自我要求,為顧客創造應得價值。在一個公開而自由競爭的經濟環境中通過自然的消費者選擇性的淘汰法則,這個問題通常會自然解決,即物美價廉者,將是最後的贏家。但若經濟的政策受不當的影響而制訂,以致造成壟斷的現象,或資訊的缺乏,及流通管道不順暢,則消費者理性選擇理應造成的自然淘汰的機制無法發生功能。而我們的產品品質低落,加上價格偏高,整個產品的相對競爭力自然減弱;另方面使用性能不佳,直接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於發生安全的問題。
再者,在很多情形下,科技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