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依恋及应用

Bartholomeco和Horowitz1991年提出婚恋的四种类型的模式,该模式以对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的积极和消极程度为基础,将成人婚恋依恋关系分为以下四类:安全型(secure)、专注型(preoccupied)、恐惧型(fearful)、冷漠型(dismissing)。 Hazan Shaver(1987)发现不同依恋型的人有不同的恋爱经历,如安全依恋型的人有幸福、信任以及友谊般的爱,而较少有极端的无我的、完全奉献式的爱,表现为亲密、热情、愿意付出、自信等特点;回避型对应于轻浮的爱,表现为亲密但不热情,不愿意付出和不自信等特点;焦虑-矛盾型则对应于情绪化;占有式的爱,表现为不亲密、不热情、不考虑他人和不自信特点。 Collins Read(1990)的研究发现,配偶的依恋类型的各维度是关系质量的预测变量,但丈夫与妻子的沮丧程度受婚恋依恋的影响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妻子比丈夫报告出更多的沮丧。但是回避型丈夫(即使配偶还是安全型)比安全型丈夫(不管其配偶是安全型还是回避型)报告出更多的沮丧。Hollist Miller(2005)的研究表明,中年恋人夫妇中,不安全依恋与婚姻质量有关,而安全型依恋则与婚姻质量无关。 Treboux Crowell(2004)发现婚恋双方依恋型的不同组合也存在差异,例如报告出早期为安全型而当前婚恋依恋为不安全型的夫妇有最大的关系压力,最低水平的积极情感以及最易于走向分裂离婚。 Penor Scott的研究发现,回避型依恋的人比焦虑型依恋的人经历多次婚姻的可能性更大。 当前有研究对妇女孕期压力应对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对于焦虑-矛盾型妇女,她们的消极情绪使她们在整个孕期承受较高水平的压力以及较低水平的幸福感;回避型妇女在孕期的压力波动较大而且主要受到她们所面临的特殊压力情境的影响。 谢谢聆听! 依 恋 理论及应用 主讲人:XXX 1. 依恋的概念 2. 依恋的理论解释 3. 依恋研究方法 4. 主要研究进展 5. 存在问题 1. 依恋的概念 依恋(attachment) 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Bowlby,1969) 。 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2. 依恋的理论解释 2.1 精神分析理论 2.2 习性学理论 2.3 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 2.4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2.5 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 2.1 精神分析理论 依恋看作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都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 弗洛伊德认为,口唇期(0-1岁),力比多能量相对集中于口唇上,因而饮食、吸吮等口唇需要成为支配儿童行为的主导性动力,口腔的经验成为儿童最基本的快乐源。 母亲是儿童生活中“独一无二的、无可代替的、坚实构筑的、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情爱对象”(Freud,1964)。 早期的依恋理论是建立在泛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强烈的生物决定论的倾向 2.2 习性学理论 鲍尔贝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系统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照看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 鲍贝尔认为,儿童的依恋时呈阶段性发展的,他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1. 前依恋期(0-2个月),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或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容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 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儿童对特定对象的依恋真正确立,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 4. 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