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导入技能举例说明
地理导入技能举例说明
——以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为例)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叫开门见山式,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如上课时,直接告诉学生本节的授课目标是以下几点等等。
这种导入法在高中使用尚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更强烈的感染力,因而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法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尽人意。
二、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教学例案如下:
在讲授八年级上《中国的河流域湖泊 》时通过温故导入。提问问题,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怎样的?这种地势对河流产生怎样的影响? 2.我国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3.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是怎样的?河流的学习离不开地势、气侯的知识作铺垫,地势特点、气候特征对一个地区的河流影响很大。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逐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在讲授八年级上《中国的地势特征 》第二节课时通过温故导入,提问问题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
三、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案例如下:
在讲授《黄河》时,多媒体展示:一张几乎干涸的黄河照片师设疑:考考你,你认得这条河吗?可以给个小小的提示,这可是一条大名鼎鼎的河。?
四、生活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案例如下:
在讲授八年级下《新疆的能源开发》时播放中央电视台2008.03.11《朝闻天下》的一段关于石油价格上涨的视频新闻。师: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油价的波动上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油价的高低已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石油主要是作为能源出现的,那么中国的能源安全吗?师:石油进口成本越来越高,同时进口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所以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工作。近年的勘探结果表明:新疆预测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尤其是在荒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最为丰富,仅天然气就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 ,所以新疆能源开发的潜力巨大。导入新课。
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片经验出发,导入。
师:提起新疆,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瓜果,羊肉串……
师:(提示)新疆的首府是?
生:乌鲁木齐。
师:它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举一个例子,这里的新疆日报就有五种版本,为什么?
生:民族多,有维吾尔族、汉族……
师小结:新疆是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
师:看来大家对新疆并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掀起她的盖头来,走进新疆。
在讲授八年级下《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时,要求学生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引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知识的兴趣。然后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五、热点导入
在讲授八年级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时,出示课件、提问,“情系‘三农’谋发展”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资料展示,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提问,你能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找到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这样,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