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目标分类学运用实例探究式的“理解”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是运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对知识的二维界定来分析教材,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并分析目标、活动、评价的一致性。在突破难点、落实重点上,运用情景模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或小组讨论、或自主思考来生成理解知识,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运用知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自主学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一.目标【课程内容表现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描述:“二我与他人和集体(二)在集体中成长2.2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参照《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4年7月第1版)的有关表述,将“理解”相关内容的目标要求整理如下:知识:知道理解的内涵,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能力: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在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自我检讨,化解矛盾。【教科书相关内容】《思想品德》(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八年级上册3.1【教学目标描述及评析】本节课总目标在于提高理解他人的意识,体会理解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中的意义,学会如何做到理解他人。通过本课书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具体学习目标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情景表演,自我实例的分析,理解“理解”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中的意义。目标 2 学生通过帮同学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困惑、矛盾等,知道理解他人的内涵。目标3 学生能从小品表演中,为同学提供建议中,进一步增强理解他人的意识,并掌握理解他人的要求,评析:针对本节内容首先提出一个总目标:提高理解他人的意识,体会理解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中的意实性义,学会如何做到理解他人。为更清晰该节课的教学和评价又提出了3个具体目标第一个具体目标中,动词是“理解”,属于理解层次能力要求,名词“意义”属于概念性知识类别;故此这个目标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第二个具体目标中,动词是“知道”,属于记忆层次能力要求,名词短语是“理解他人的内涵”属于事实性知识。这一目标属于记忆事知识类别。第三个具体目标中,“增强理解他人的意识”动词“增强”属于运用层次能力要去,名词“意识”属于元认知知识;“掌握理解他人的要求”动词“掌握”属于运用层次能力要求,“要求”属于程序性知识,故此目标属于运用元认知知识和运用程序性知识的联合。表1 呈现这些目标在分类表中的位置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目标1B.概念性知识目标2C.程序性知识目标3D.元认知知识目标3【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1)本框题相关的学标阐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P11描述: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情况分析:《理解与宽容》是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3.1的内容,属于“在集体中成长”中“相处有方”的组成部分,是“善待他人”的延伸和拓展,要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技巧。“理解”是要学生懂得理解是人际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做到理解他人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本节课内容分析: 《理解》主体内容由两节组成。第一节“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理由: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为人与人有差异,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就需要互相理解。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有千差万别的人组成的,人与人没有互相理解,容易带来矛盾、误解、冲突,社会很有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争,每个人都会深厚其害,显然社会和谐是大家的共同渴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第二节“通往理解的途径”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①理解的内涵。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也可以视为理解做法要求。②通往理解的途径:第一,尊重是理解的前提;第二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第三实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评析: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该节课内容着重从明白理解的意义出发,树立在日常中懂得理解他人的意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他人的基本要求,并在日常中做到理解他人。整体而言该节课属于理解概念性知识和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结合。2、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八年级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停留在表面上。抽象思维还没完全建立。适宜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具体现象出发来理解课本的内容,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从而达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2)学生知识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导数常用公式及练习题(必威体育精装版最全) .pdf
- DB32_T 3706-2019 住宅装饰装修质量规范(江苏省).pdf
- 冰雪运动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pdf VIP
- 姓氏笔画排序表.pdf VIP
- 苗木成活率保证措施.pdf VIP
- (正式版)D-Z-T 0452.2-2023 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铝、铁、钙、镁、钾、钠、钛、锰、磷及15个稀土元素含量测定 混合酸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docx VIP
- 《国家公务员制度》(舒放)第4章.pptx VIP
- 中产车市洞察报告(2024版)-2024-07-市场解读.docx VIP
- 分布式光伏屋顶调查表.pdf VIP
- 优秀获奖感言.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