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导学案doc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导学案
主备人:张彩霞 审核人:王海荣 武宗林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揣摩文中议论和抒情对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作用。(重点)
3、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难点)
知识链接
1、中国女排80年代的腾飞:三连冠
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在80年代开始腾飞。1981年,第3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运动﹙足球、篮球、排球﹚队伍中的首个世界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直落三局轻取主办国秘鲁,首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1984年,中国女排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首次获得奥运金牌,同时亦成为女子排球三连冠。
2、孙晋芳简介
【评价】她都是中国队队长、主力二传手。她在场上反应灵敏,应变力强,能根据场上的变化、队友的特点和要求,准确地传出不同高度、位置和时差的球,不失时机的组织进攻的防守,是中国女排“场上的灵魂”,世界最佳二传手之一。
【个人荣誉】在第三届世界杯赛上,她一人独得“最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最佳二传手”3个奖杯。一人获得三个单项奖,这在世界杯赛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她两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自测
(要求:请认真阅读课文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
1、辨字组词
逾( ) 跪( ) 竟( ) 娇( )
瑜 ( ) 桅( ) 竞( ) 矫 ( )
2、解释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从容不迫 化险为夷 不解之缘 得心应手 忍辱负重 饶恕
3、找出课文中对孙晋芳的外貌描写的句子?
二、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第二课时
一、学始于疑——我思考 我收获
1、说一说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孙晋芳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先认真读书,再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文中主要写了孙晋芳的哪些事例?作者在文中对孙晋芳个人的作用是如何作高度评价的?
探究点二: 孙晋芳是以怎样的精神进行训练和比赛的?
三、当堂检测
1、辨字组词
逾( ) 跪( ) 竟( ) 娇( )
瑜 ( ) 桅( ) 竞( ) 矫 ( )
2、用下面词语说话
从容不迫 化险为夷 不解之缘 得心应手 忍辱负重 饶恕
《体育颂》导学案
主备人:张彩霞 审核人:王海荣 武宗林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体育的力与美,领会体育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点)
3、抓住各段领起句,把握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难点)
知识链接
《体育颂》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顾拜旦于1912年第5届奥运会在瑞典斯德歌尔摩举行时,用笔名发表的一篇优美动听的散文诗。该作品获得了首次举办的奥林匹克文学艺术比赛金质奖。
顾拜旦在这篇传世的散文诗中充满激情地讴歌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高度评价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讽刺和批判了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种种弊端,其主导思想是“体育就是和平”,这也是他以“奥林匹克理想”为题的《文选》中多次阐释的奥林匹克主义,且被《奥林匹克宪章》所强调。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自测
(要求:请认真阅读课文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
1、辨字组词 逾( ) 跪( ) 竟( ) 娇( )
瑜 ( ) 桅( ) 竞( ) 矫 ( )
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并抄写一遍?。
称心 颂歌 卑鄙 协助 和谐 肌肉 敏捷
名誉 玩耍 遵循 肥沃 猝然 慎重 搏击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我的疑问:
我能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第二课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