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上音乐第三课备课
课时教学设计
共 3 课时 课型 新 授 备课时间: 2013年8月30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第三课 国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并学唱三连音。(了解、初步学会)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歌曲坚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了解、接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风格,掌握歌曲坚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教学难点:歌曲难度较大,主要是弱起节奏和三连音。 教学过程: 备 注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3年8月30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 3 | 5 3 | 1 — ‖
U(要求唱的连贯,声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着蛋一样。)
1=C---A 2/4
3 | 5 - | 54 32 | 1- ||
li li li lu li
(要求:li的口形竖一点,找头腔共鸣,声音不要太响。)
三、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听国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2、听一听: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放FLASH动画)动画中出现了那些人物?十大元帅
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
3、唱一唱: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4、分析作品:认认三连音、力度记号和重音记号
(1)认认三连音:
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节奏型?生:……
师:老师今天要介绍几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
出示三连音xxx,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
师:什么是三连音?就是把一拍平均分为三部分,就像我们把一个线段平均分为三部分,它的每部分都是相等的。我们唱的时候要注意,三个音要唱得很均匀,它是一种具有推动力的节奏。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出示节奏练习三连音:
师示范,生轻声的念后再敲并请个别同学上来敲。
生敲,生指出错误的地方,再敲一次。
(2)出示重音记号
师:这个记号有点像我们数学里的大于号,但在歌曲中它不叫大于号叫重音记号,就是说有这个记号在上面的音要唱得坚定有力。
(3)认认力度记号
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 ff、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加以补充。
5、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下面,我们随着国歌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学生进行表演)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2013年8月30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歌曲、三连音、重音记号、力度记号……
三、新授
1、师: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歌唱祖国》。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
2、初听全曲:生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3、复听全曲:
通过分段欣赏,对乐曲主歌与副歌部分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分析对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