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海霞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 内蒙古阿左旗第二幼儿园.doc

王海霞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 内蒙古阿左旗第二幼儿园.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海霞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 内蒙古阿左旗第二幼儿园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培养 内蒙古阿左旗第二幼儿园 王海霞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快步发展,对社会公民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需要承受来自诸多方面的挫折、压力、挑战也越来越多。所以说在我国的教育当中特别需要加强挫折教育。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提高我国全民族综合素质。 关键词:幼儿 挫折 挫折教育 德国著名教育专家舒马赫所说“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挫折、遭受失败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放弃,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困境中走出来。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现在的独生子女更受到大人的宠爱。有些父母宁可自己历尽磨难,也不忍心让孩子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千方百计为孩子铺垫人生坦途。1996年,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向1635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遇到困难时怎么办”时 ,97%的孩子选择“找父母或老师”,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这正是过分“甜蜜”的幼儿教育结下的“涩果”。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就更成问题。有些孩子在还没有走向社会的时候,就因受不了一点点挫折而败下阵来。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开始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十分重要。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他们受点“苦和累”,经历点挫折,正是爱孩子的表现。俗语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岳母刺字励子,孟母断织训子,历史佳话不胜枚举。可见,让孩子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懂得人生道路的坎坷,学会从小小挫折中不断地汲取有益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应对困难的勇气。 让幼儿正确理挫折尤其是在孩子面临困难时,要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逐步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作好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孩子对外界刺激所作出反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挫折的存在。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教师在孩子的个性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你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时遇到困难,应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因为只有在孩子充分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困难、克服困难。如果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的情境中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战胜困难。 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勇于面对挫折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现实中的不如意。比如:孩子一次作业完成得不好,可以对他说:“这次做得不好没有关系,我们继续努力,争取下此做好它。”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改变现实,使事情相好的方向发展。 二、积极探索,寻找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 我们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会以积极发态度对待挫折,以顽强的精神走出逆境,提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学习战胜挫折的本领,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探索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 利用现实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 自然情境因为有真实性和自然性,能使孩子充分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挫折的思考和把握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把握。要让孩子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经历挫折。苏格拉底对待犯错误的孩子的做法是:让他们独自待在房子中,经受、体验寒冷和孤独,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挫折教育也应该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说明了这一点:个体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信息,比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信息在大脑皮层的痕迹要深,保持时间也长。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让他们适应大自然,经历风霜雨雪和困难的考验,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接受挫折教育。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年轻的妈妈,穿得厚厚实实,推着一辆婴儿车,她一会儿推着车走走,一会儿又停下跺跺脚、搓搓手。车里的婴儿才三四个月大,眼睛瞪得圆圆的,脑袋左顾右盼,小手上下拍动,嘴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孩子的小脸都冻得发红,旁边路过的人多关心的问:“孩子这么小,不怕冻坏他吗?”年轻的妈妈报以甜甜的微笑:“没事,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对他有好处的!”当然,这位母亲的做法对于不少父母是很难接受的,但它的确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仅仅有望子成龙的心愿,而没有适当的教育,良好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作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