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东坡学校2013-2014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备课人: 班级:五年级(4)班 姓名: 座号:
课 题:5、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所见吕洞宾(796年--?):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岩,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一般说法,都称吕洞宾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其父吕让曾任海州刺史。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四月十四日巳时,出生于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四十六岁的吕绍先又去长安应考,在酒肆中遇见上天仙使钟离权。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美梦,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宾。其后遍游山水,传道度人,五十三岁归宗庐山,六十四岁上朝元始、玉皇,赐号纯阳子。唐宋以来,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八洞神仙。在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他幼时家境清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诚斋体在语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本特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它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史书记载上看,词大致起源来隋代(一说是唐代),于宋代为最盛,所以人们常有唐诗宋词一说。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美芹十论》《九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小组内练习交流。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文中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大儿子正在???????????????,他想二儿子正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人教B版数学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章 统计 2.1.2].doc
- 2015年上学期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doc
- 必威体育精装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docx
- EP4CE10F17I7N中文资料(Altera)中文数据手册「EasyDatasheet - 矽搜」.pdf
- 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每天只剩下一节时.doc
- 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工作总结.doc
-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大风车》.docx
- FS4510开发板原理图lidc.pdf
- 二年级音乐《小猫钓鱼》教案.doc
- 八百七十九-江西省横峰中学二千零六~二千零七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六.十一.pdf
文档评论(0)